凌汐月伸伸懶腰,想要起床進行梳妝打扮,不過想到自己天生麗質,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重新躺了回去。
當然,還有一個小小原因就是,她的雙腿有些發軟,站不起來。
姜明畢竟曾經是化神期修仙者,雖然修仙者不修肉身,但是長期被天地之力改造,身體也弱不到哪裡去。再加上她以為自己能夠反殺,所以在昨晚在前期耗費了太多精力,後期就只能任人擺佈了。
所以昨晚的武道交流以凌汐月的惜敗而告終。
對於小丫頭的挑釁,姜明只會樂得其成,反正最終的受益人還是自己,只是現在他也開始考慮提升身體素質的必要性了。
當然,他是為了武道的全面健康的發展考慮的,畢竟肉身是人的根基,萬丈高塔平地起,根基才是決定自己能否走遠的根本。
絕對不是怕了某個小女人。
一夕貪歡之後,兩人又開始了回到了日常的事務中。
創造功法的過程對他們自己也是一個提升,以五氣為根基的武道功法體系越來越開枝散葉,很多找不到自己適合功法的天才在選擇了自己相似的功法之後,已經可以自己修改功法,然後對武道功法的開拓做出一定的貢獻。
目前只有《太皓》和《青木長生訣》有第六層的功法,其它幾個屬性的功法都只開創到了第五層,而凌渡旭將《滴水劍》和《寒水》兩部功法融合在了一起,目前沒有增加任何威力,但是凌渡旭並沒有放棄,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條道路最終將會非常寬廣。
凌遲則是開始了劍意的研究,劍意的說法古來就有,不過都是作為一種虛無縹緲的形容的,就像是古井無波的心境,看不到摸不著,甚至無法長期保持,但是誰也無法否認這種心境的存在。
所以很多修劍的人,都是自稱有劍意的,他們使用劍術使用劍氣的時候,透過“劍意”的加成,會比不經過劍意加持要多幾分威力,沒有人能解釋出其中的原理,但是這種現象卻是存在的。
而凌遲經過和聖境存在的交手,領悟到了劍意實質化,以劍意為主的攻擊方式,而不是用劍意作為提高真氣攻擊力的附庸。
對於這種境界,就算是凌汐月也是無法理解的,在任何人看來,他的劍意都和傳統的劍意沒什麼兩樣,只有凌遲一個人認為其中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對於他的這種堅持,凌汐月也沒有勸阻,武道的前路本身就是
未知的,誰也不知道正確的道路是什麼,說不定凌遲的道才是正道也有可能。
姜明行走在前往拜訪止戈侯的道路上,他沒有用凌空虛渡,而是有時自己步行,有時在驛站選一匹馬來騎乘,他這樣不是為了鍛鍊心境,而是為了體察民情。
畢竟他和凌汐月都是長期脫離民眾生活的,對於民間的瞭解也是從一份份的奏摺上看到的。
他了解到,其實很多事實情況都是和奏摺上理解的東西有很大出入的,不是奏摺上假的東西太多,而是上面書寫的東西都是經過篩選的。比如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很崇拜凌汐月的,因為她清剿盜匪的行為讓很多人都不用整天擔驚受怕,害怕自己的錢財被搶走,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擄走,害怕自己的婆娘被......
總之,除了城主居住的民眾外,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盜匪的陰影中的,無論自己有什麼東西都是藏著掖著的,也有很多人為了報復盜匪而選擇了“武道”的道路,其中卻有很多人都走上了歧途。
而現在盜匪的陰影終於被驅散了,武侯領到處都在傳頌著凌汐月和姜明的美名,還有英勇的巡林衛們,巡林衛十三統領的事蹟都傳遍了武侯領的每個角落,甚至向整個東洲傳播。
但是,這些好的東西在奏摺裡是很少體現出來的,都是一筆帶過,反而是對少數異端浪費的筆墨比較多,畢竟他們才是需要被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