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玄得知曹操西征馬超得勝歸來,知道曹操不久就會來對付在遼東日益壯大的自己了。耕戰耕戰,韓玄如今兵力已經足夠,只是要解決糧食的問題,韓玄自然還是要進行屯田的。
高句麗國土很大,而且連年征戰和饑荒,導致很多地區人口銳減。為了應對這個問題,韓玄奮然決定對高句麗的王公貴族動刀,將他們侵佔高句麗百姓的土地全部充公。這自然引起了他們激烈地抵擋,甚至有頑固派慫恿位宮等王室子弟復辟。
在韓玄的眼皮底下,位宮怎麼敢造次,一個小小的海盜頭目胡偉都打得他們都城陷落,更不用說善於統兵作戰的韓玄了。田豐則建議韓玄直接對這些頑固派使用鐵血手腕,將他們驅逐出境。
韓玄調離夏和郡、東百郡的兵力往高句麗境內集結,對這些意圖叛亂的貴族施加壓力。高句麗既然被滅國了,自然就要改成郡縣制,韓玄將其命名為高昌郡。
韓玄更是任用田豐為郡守,主管高昌郡的軍政,戰後恢復生產。迫於韓玄的壓力,公孫康無奈向曹操求助,曹操派田豫、牽招兵出盧龍塞到遼西郡陽樂城會合公孫康,準備合攻韓玄。
韓玄麾下可用大將太少,周泰在倭國幫助狗奴國對抗邪馬臺國,一時也不能調回來。韓玄只得親自率軍屯於番汗城,觀望公孫康、田豫的行動。
好在公孫康與田豫貌合神離,公孫康怕田豫假途滅虢佔了他的遼東,田豫擔心公孫康扣留他的部眾。只要兩人心不齊,韓玄便不懼他,況且曹操沒有親自前來,田豫雖然也是個將才,卻也一時間拿自己沒辦法。
雙方在番汗城打了幾次小規模的戰役,互有勝負。而樂浪郡有徐盛鎮守,不用擔心公孫康水軍從海路偷襲。
且說曹操平定關中的訊息播入漢中,早驚動了漢寧太守張魯。而張魯聽剛投奔來的程銀、侯選說,曹操兵多將廣,更兼擅奇謀用兵,張魯便深深畏懼曹操。
原來張魯本是沛國豐縣人,字公祺。中平元年,張修創立五斗米道,世號“米賊”。張陵在青城山“除鬼”,並在青城山改造“鬼城”,以鬼道治民。張陵之子張衡繼續發展“鬼道”,張衡死後,其子張魯傳承鬼道並在漢中地區廣泛傳教。
後來張修與蘇固交戰,張修被蘇固趕出漢中,張魯耍陰謀詭計奪了張修的教權。張魯將“鬼道”與“五斗米道”融合,成為新的“五斗米教”,張魯在漢中自號為“師君”。
來學道的人都號為“鬼卒”;為首者號為“祭酒”;領眾多者號為“治頭大祭酒”。張魯雄據漢中之地已三十年,漢廷因為漢中地遠不能征伐,就命張魯為鎮南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年年進貢而已。
建安十五年冬,曹操擊破馬超、韓遂後,於建安十六年回到了鄴城,曹操以馬超叛亂朝廷為由誅殺了馬超之父馬騰,並夷滅馬騰三族。
張魯聽聞曹操破西涼之眾,又誅殺馬騰,威震天下,於是聚眾商議說:“西涼馬騰遭戮,馬超新敗,曹操必將侵我漢中。我欲自稱漢寧王,督兵拒曹操,諸君以為何如?”
謀士閻圃諫言道:“漢川之民,戶出十萬餘眾,財富糧足,四面險固;今馬超新敗,西涼之民,從子午谷奔入漢中者,不下數萬,愚意益州劉璋昏弱,不如先取西川四十一州為本,然後稱王未遲。”
張魯大喜,於是與弟張衛商議起兵。早有細作報入川中。
益州劉璋,字季玉,即劉焉之子。後劉焉官至益州牧,興平元年患病疽而死。州太史趙韙等,共保劉璋為益州牧。劉璋曾殺張魯母親及弟弟,因此二人有仇。劉璋使龐羲為巴西太守,以拒張魯。此時龐羲探知張魯欲興兵取川,急報知劉璋。
劉璋平生懦弱,聽說這個訊息後,急聚眾官商議。忽然一人昂然而出說道:“主公放心。某雖不才,憑三寸不爛之舌,使張魯不敢正眼來覷西川。”
那人正是益州別駕張松,字永年。他生得額頭尖小,朝天鼻以及一口齙牙,身高不滿五尺。
劉璋問道:“別駕有何高見,可解張魯之危?”
張松說:“某聞許都曹操,掃蕩中原,呂布、二袁皆為所滅,近又破馬超,天下無敵矣。主公可備進獻之物,松親往許都,說曹操興兵取漢中,以圖張魯。則張魯拒敵不暇,何敢復窺蜀中?”
劉璋大喜,收拾金珠錦綺,為進獻之物,遣張松為使。張松於是暗畫西川地理圖本藏在身上,帶著數名隨從騎兵,取路赴許昌。
早有細作報到荊州南郡,劉度謀士李儒大喜,對劉度說:“主公,此天賜主公西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