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我們也可以合作一下。”跟寧皓見面後,一開始肯定是從京影的生活聊起,然後再聊到彼此的電影,對各自電影的一些看法和讚賞都說了出來。
當然也感嘆了一下小馬賓士的事,最後再進入了正題。
“可以啊,在電影製作方面龍棲影視的口碑一直都很好,眼光也很獨到。今年跟一柏合作的電影也很成功。”寧皓覺得自己跟李景坤都是導演,他所說的合作無非就是龍棲影視給他投資拍電影?
不過現如今寧皓要拍電影,基本也不會為資金髮愁的。李景坤說:“其實我所說的合作也不僅僅是一兩部電影的合作而已——比如你有沒有考慮過要來龍棲?”寧皓頓了一下,臉上也沒有露出絲毫意外的表情,他肯定也是事先猜到了一些意圖才來的。
而且最近其實也有不少公司向他遞出橄欖枝了。
“實不相瞞,最近確實也有在考慮後面的一些安排,不過暫時還沒想好,可能暫時還不會考慮簽約去哪家公司。”寧皓說得很委婉,其實就是拒絕的意思。
畢竟他又不是什麼迷茫的青少年,哪裡會不知道未來的路要怎麼走啊?
不過他也不是看不上龍棲影視,事實上最近幾年龍棲影視確實發展得不錯,而且基本每個專案都賺大錢了,每個專案的回報率都很驚人!
包括跟他好朋友張一柏合作的這個專案《匆匆那年》一樣,都是低投資高回報的電影!
這在高風險的電影行業中是很少見的。所以對於龍棲影視的老闆,他的京影師弟約他見面這件事他沒有拒絕,事實上他對他也是有些好奇的。
而且如果對方真的想跟他合作一兩部電影什麼的,如果條件開得很好,他當然也不會拒絕。
但是如果是想跟他籤導演合同,那麼就只能說抱歉了。跟成名後藝人不想簽約在經紀公司一樣,導演出名了,當然也不甘心只是給別人打工。
即使寧皓之前跟小馬賓士簽約了,但其實也不是一份普通的導演合同,而是一份為他特別定製的合同。
所以李景坤此時只是開口說要不要簽約在龍棲影視,其他的又什麼都沒說,那他肯定是先拒絕了再說。
而事先有所準備的李景坤也沒意外,他點點頭說:“我知道普通的合約你肯定看不上,所以我這裡有兩套合作方案,如果你有看得上的,我們就可以加深合作。如果都沒看上,我們以後再另找機會也可以。”他提供的方案分別是:第一個,跟龍棲影視籤導演合約,到時電影除了有片酬外,也享有一定比例的分紅,這個分紅比例可以按照電影的最終票房成績來算,也可以事先談好。
除此之外,龍棲影視還會給他一定比例的股份,每年年底都可以享有公司分紅。
而且龍棲很快就會開始遞交上市申請,如果以後上市成功,他也會是龍棲的股東之一。
以龍棲影視的情況,快的話一兩年以內就可以上市成功,最慢可能也就三年左右。
而有原始股的股東,到時身價肯定飆升的!第二個,如果寧皓覺得等龍棲上市太慢了,或者等它上市不靠譜,或者覺得拿一點股份太少了,那麼李景坤和寧皓等人可以共同出資,再邀請其他幾位知名導演,比如他的朋友俆徵和張一柏等,一起成立一家新的股份公司!
這家公司可以以李景坤、寧皓和俆徵為主,他們三人的股份佔大頭。然後其他知名導演也有一定的股份,大家共同把公司做大做強!
這相當於構建一個龐大的合約導演團隊,這裡的每個人都不僅僅是導演,而是老闆之一!
這裡的每個人除了可以拿到更多的電影分紅外,公司裡每年賺到的錢也都是屬於每個人的!
也就是說,如果操作成功,公司最後也上市了,那麼每個人也就成功進階了,每個人也成為了資本之一了!
“有點像米國夢工廠那個意思。”對於李景坤的提議,寧皓也有點震驚。
其實這兩個方案都有人跟他提過,第一個就不用說了,本身他跟小馬賓士就是這種合作模式。
如果他後面想跟其他公司簽約導演合同,肯定也會要求這樣。重點是最後他會選哪個公司合作而已。
第二個方案其實也有人跟他提議過,但不是這種模式,而且說合開公司,共同享有公司的股份。
問題是,公司他自己也有啊,公司他自己也會開啊!沒必要再跟別人另外開一個吧?
但李景坤提議的這個不同,他是聯合其他大導演一起組建的一個公司!
也就是說,這麼多導演聯合在一起,到時內容和專案肯定是不缺的!而且還都是大導演,相當於是說,市場上的頭部導演作品,都被他們優先拿下了!
這樣還怕缺少票房嗎?而且很多人此時也瞭解到一個情況了,就是龍棲影視不僅僅有上映的這些作品而已,他們手上也有不少很有名的ip改編權,到時如果拿兩三個過來,跟他們這些湊在一起,兩三年後公司創下的成績是不是也有申請上市的資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