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娛樂有這麼幾個發展階段,八九十年代港臺的音樂和電影最火熱。
2000年後國內國語樂壇發展得更好。大概到2010年左右,樂壇也開始沒那麼火熱了,好音樂好歌手也逐漸變少。
接著就輪到綜藝大放異彩,各種綜藝如雨後春筍。綜藝火熱了好多年後,短影片app上線,這個時候最受關注的是短影片和直播。
此時是2012年,剛好是樂壇不再那麼火熱的時候;這個時間段,即使有那麼一些新人歌手火起來了,也改變不了樂壇是在走下坡路的事實。
畢竟無論哪個行業,肯定有一些名人或者代表人物在那。就比如港臺樂壇那樣,它沒以前那麼輝煌了是事實,但e神還一直很能打啊。
所以國內樂壇為什麼是會沒落?為什麼以前那麼多人關注的音樂排行榜現在沒人關心了?
為什麼現在不能同時出現那麼多厲害的現象級歌手了?華語樂壇大熱的時候,出現了一連串頂級歌手,周董,林曉傑,陶吉吉,往裡轟,蔡依林,孫燕紫,五月樂隊,she,蕭雅軒等等;這個名字還可以再長······所以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
以李景坤個人的淺見,他覺得有兩個大的原因:第一,大家不喜歡買實體專輯了,而線上的專輯和歌曲收費制度還沒那麼完善,盜版很多;所以導致很多中底層的歌手長期賺不到錢。
既然賺不到錢,前景不好,那麼就不會有更多的人投入這個行業,所以自然就出現不了那麼多好歌手和好作品。
第二,娛樂專案越來越多,老百姓的選擇越來越多了,關注度被吸引走了。
音樂又不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必需品。不聽音樂,還有遊戲,影視、綜藝等娛樂專案可以選擇。
然後就是在這個時候,李景坤的國語專輯《22》上市了。《22》專輯裡的歌曲,其實跟以前他選的那些歌曲差不多,編曲比較複雜和比較簡單的都有。
就像之前那篇文章說的那樣,李景坤所
“創作”的歌曲,圍繞著一個
“好聽”為大前提,不在乎詞曲和編曲的複雜程度。所以他這張專輯,不敢說全部很優秀,但大部分能讓人覺得很好聽,是一個基本的事實!
所以,《22》上市之後,再一次引發了跟《很收斂》那樣的轟動效應,在網上的熱度也非常多。
沒辦法,即使是周董,也很久沒有出現一張專輯,只有一兩首歌不好聽的情況了!
但是《22》,顯然也勉強做到了這一點!當然,質量和經典方面,肯定比不了周董的那些專輯,但在最近幾年的專輯銷量排行榜上,肯定也是能佔一席之地的!
專輯除了前面兩首歌曲外,還有《陰天快樂》、《起風了》、《最美的期待》、《意外》和《年輪》等歌曲。
“牛批!我吹爆這張專輯!真的太超值了!本以為憑藉著剛出的兩首主打歌,就值得我掏這筆錢了,沒想到裡面還有更多的驚喜!幾乎有七八首歌我都很喜歡!驚呆我!”
“很久沒有出現一張專輯有那麼多歌是讓我百聽不厭的了!真的很喜歡!
“
“一開始我特別喜歡《你的答桉》,但是第二首主打歌出來的時候又喜歡上了《11》,買到專輯後,我的天!《最美的期待》和《起風了》也很好聽······”
“李景坤真的要把才華全部用完嗎?是不是把它當做最後一張專輯在製作了?這些歌曲隨便拿幾首出來,都可以再湊成幾張專輯了!”
“之前覺得李景坤取一個《22》作為專輯名,代表自己22歲製作的作品有點太裝了,直接我拿到了這張專輯······”《22》畢竟是國語專輯,而且質量也不錯,因此上市以來,引起的熱度一點都不弱於《很收斂》,銷量更是比這張迷你專輯還高。
······早在專輯還沒上市的時候,李景坤就讓人幫忙把一些專輯寄送出去了。
因此很多名人在專輯還沒發售的時候就拿到專輯了。不過柳天仙因為要跑宣傳,一直都還沒聽到這些歌曲。
等專輯上市了幾天後,她剛好回到了京都的家裡。這個時候才收到了李景坤寄來的三張專輯。
很多明星因為工作的原因,會經常到處跑。所以為了居住方便和舒服一些,會在很多城市買一些房產。
京都、魔都、香江、衡店等城市是比較熱門的地方,其中又以京都更吃香。
當柳天仙回到京都的別墅的時候,早就有很多她的包裹等待她拆封了。
有的是朋友或家人寄來的,有的是粉絲寄來的,也有極少部分是自己買的。
這些大多數當然不是寄到這裡的,很多都是寄到公司,然後篩選和分類好再拿過來的。
她很快就拆到了李景坤寄來的專輯,拆開其中一張看了看,裡面有封套,cd,歌詞本和兩張摺疊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