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青春派》上映還有10天。”
“距離《青春派》上映還有5天。”
“距離《青春派》上映還有3天。”
《青春派》宣傳費有限,因此也沒有首映禮,沒有路演活動等等,所以李景坤只能花時間和精力在網際網路上做推廣。
圍脖是他有心情和耐心自己操作的宣傳陣地,其他買通稿和豆瓣醬前期控評之類的事當然是交給公司的人去處理了。
因此每過一兩天,他就會轉發自己那條抽獎的圍脖,提醒一下潛在的觀眾:電影要上映了!
此時他的那條抽獎的圍脖已經突破了20多萬的轉發量,減去有的人轉發了幾次,再打個對摺,如果能有8萬人因為這條圍脖而去看電影,也是賺了不少了。
不過他這個動作,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覺得他有點營銷過頭了,有的人還用他短劇的話打趣他沒節操——好吧,沒錢的人誰還在乎有沒有節操?
只要不違背道德法律,能讓自己賺到錢和過得好一點,我要這節操有何用?
很多人就是死要面子,才讓自己幾十歲的人了還活得很狼狽。
“看來他對自己的電影沒什麼信心啊。”
暑假剛開始的時候,無所事事的呂歆婷坐在電腦前面瀏覽網頁,看到李景坤的圍脖後忍不住點了進去。
之前她錯失了《騰空的日子》女主角,不過畢竟也過去一段時間了,也早就想開了。只是李景坤在學校裡越來越出名,她想不知道他的事都難。
不過看到他圍脖最近都是在給自己的電影打廣告,還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看來雖然把電影拍完了,還拿了一個野雞獎,但是導演明顯對自己的作品沒信心啊。
廣告打得太頻繁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了!
接著她開啟了豆瓣醬,把《青春派》的電影搜了出來。
喲,有7.8分?這麼高的嗎?
因為《青春派》也出了很久了,雖然還沒上映,但是看過的人也不算少,因此有了這個分數。
還有,《騰空的日子》是8.8分,在國產劇中也算是高分的。
呂歆婷想了一下,登陸了自己的另外一個小號,給電影打了一星。
然後發了短評:當初也在電影節期間看了,不知道拍的什麼東西,有點無病呻吟、矯揉做作了,不值得花幾十塊錢去電影院看。
還想再寫幾行的時候,手機響了起來,是之前認識的一個選角導演。於是她趕緊接了起來:
“喂,劉導演啊……真的嗎,謝謝你啊……女四號啊?還得試鏡?……不是不是,沒問題,明天一定準時到!好的,謝謝你了,到時請你吃飯……”
掛了電話後她心情有點複雜,既有點高興又覺得遺憾,竟然只是女四號?而且還得試鏡?
再怎麼說她也是他們這一屆最有潛力的演員了吧?還不趁現在自己還沒崛起的時候,對自己好點?
回味了一會後,她準備把這個好訊息跟自己的老師說下。
不過剛才的短評還沒提交,因此重新把注意力放到豆瓣醬上。
把短評稍作修改後,點了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