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子國值得去看的地方還是挺多的,冬季的話可以去北海道和島國中部。北海道非常漂亮,隨手拍一張都可以做桌布,但人也是真的多。
逛了一圈後回到國內,先是到了羊州,跟在羊州的同學見了一面。
宋海榮、王雅靜、朱妙彤和“極光樂隊”的人都騷擾了一遍。他們大多數在羊州的大學,少數在周圍的城市,能來的儘量過來——雖然年前也在家裡聚了一下。
他們都挺羨慕李景坤的,因為他們都上學好一陣子,他寒假還沒結束。
也快結束了,在羊州待了兩三天後,他飛往京都。
5月的時候他決定拍一部短劇,因為幾分鐘的短片,其實從高中到現在,已經拍了不少了,也是時候實踐一下長一點的內容了。
而且高中的時候沒人幫自己掌鏡,現在有王陽他們,自己也偶爾可以參演一下,磨練一下演技。
“有點太快了吧?你才讀大一。”
聽李景坤稍微講了一下這個計劃後,蘇志軍說。
“也不會,我從高中開始就拍了兩部短片了,其中有一部都18分鐘了,肯定得繼續增加難度和長度。”李景坤說。
“聽你介紹的內容,主要角色都要七八個,加上小配角那些,都要十幾號人。接著還要算導演組、攝影組、場務組等等,至少要幾十號人,你確定你現在鎮得住?”
“所以我才沒一上來就拍電影,拿一部三集的短劇練練手先。”
“……你有信心就好,劇本寫完了先給我看看,還有列一個拍攝計劃。”蘇志軍說。
“好的。”李景坤說。
“預算也得計算一下,大概準備多少錢?”
“還不知道,不過我還算有點錢,按正常拍攝預算去計算吧,二三十萬都行。”
“行,你心裡有底就好。”蘇志軍點點頭,也就是他這種有想法、同時也有點錢的人才能這麼快拍短劇了。
李景坤要拍的短劇叫《騰空的日子》,一共三集,講述的是幾位高三嚴重偏科生學習和生活的故事。
花了幾天時間寫完第一集的內容後,李景坤就跟王陽、郭俊立和方偉達說了這事。
“一起打算拍三集,每集20分鐘左右,加在一起差不多60分鐘,都快跟一部電影差不多了。
不過整體難度比拍一部電影低很多。只是當然比我們之前拍的短劇難一些,所以打算問伱們有沒有時間,有時間到時幫我一下。”
三人都有點驚訝於李景坤的步伐,一時之間有很多問題想問。
“真的假的?劇本寫好了?”
“到時劇組人會很多吧?”
“你打算什麼時候開拍?週期多久?”
李景坤說:“現在寫完了第一集,拍攝計劃也在進行,初步計劃是半個月左右拍完,現在開始籌備,全部弄好剛好要放暑假,所以打算七月份開拍。每個人都有酬勞。”
李景坤說的挺正經的,因此他們也沒開玩笑,認真地考慮了起來。
王陽最先說:“我倒是沒問題,暑假本來就沒什麼安排,更別說有機會參與一個劇組了。”
郭俊立說:“你要我們做什麼職務?”
李景坤說:“跟之前我們合作的一樣,你們當然負責副導演和攝影師的職位了,不過其他雜務可能也需要幫忙。畢竟沒辦法每個職位都安排得滿滿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