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榮也是一臉無語,沒想到李景坤會來這一出。
不過臺下反應都很熱烈,大家都能聽得懂:就是喜歡一個女生,表白失敗了嘛!然後李景坤給他寫了一首類似失戀的歌。
於是在大家的歡呼和期待下,極光樂隊演唱了這首《天后》。
“終於找到藉口,趁著醉意上心頭
表達我所有感受
……
我嫉妒你的愛氣勢如虹
像個人氣高居不下的天后
你要的不是我而是一種虛榮
有人疼才顯得多麼出眾
······”
歌曲的反應很熱烈,因為旋律非常好聽。
······
十天後,《剩下的盛夏》和《天后》在音樂網站上釋出,同時也跟《一萬次悲傷》一樣,李景坤及時去音樂版權網登記版權資訊。
同時報名了京都電影學院的校考。
這一世他決定走文藝和娛樂路線,決定去京都,所以打算考京都電影學院的導演系。
據說文學、攝影和導演是京都電影學院最難考的三個科目,號稱“復讀套餐”。
也就是一般報了這幾個專業的,大多數都過不了,然後只能回家再復讀一年。
李景坤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復讀,但是準備了這麼久了,總得試一試。
導演系的初試一般都是年後初七到十號左右,因此過年後,他需要提前去到京都。
因此在別人還在過寒假的時候,他一個人坐飛機去了京都。
導演系初試為100道選擇題,雖然是選擇題,但非常龐雜,會考古老的文芝知識點,也會考社會熱點,考的就是平時的生活積累了。
比如:1,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什麼意思?
2,姜聞的《太陽照常升起》是哪部小說改編的?
3,鵝國第一任總統是誰?
不過這對於李景坤來說並不難,因為上一世的學到的知識點他都儲備在大腦裡,這一世平時也有針對性地去學,應該拿到50以上綽綽有餘——沒錯,因為難度太大,初試成績只要拿到50分就可以進入複試。
不過即使這樣,至少也刷掉了三分之二的考生。
複試是直接面試。主要是自由陳述。
一開始還會先給一張表,回答一些問題,比如你為什麼要考導演系等等。
然後就是面試,而且是群體面試。每組大概六個人進去聊天。
“粵省?那來這邊挺遠的。”
因為還沒到他們這一組,因此李景坤跟旁邊的男生搭了訕。對方也問他是從哪裡來的。
“還行,現在交通挺方便的。”李景坤說。
那個男生看了他一眼,說:“你是第一次來?”
“你怎麼知道?能看得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