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好解決,元李和月橘都還有留存,血髓這邊千葉墨蓮籽勉強夠用,但如何活絡道骨讓其重新恢復活力打通與經脈和血髓的互動感應,這就略微要複雜一些,涉及到要尋找一些特殊的功法來內煉。
對這一點,公孫勝倒是很有經驗。
“活絡道骨並不難,這等功法我這裡便有,不過要想見到效果,最好能再配合一些丹藥,比如養骨散。”公孫勝與陳淮生建議:“養骨散不常見,因為這主要是用於年齡較大在一個層級難以提升,導致道骨日趨封閉萎靡狀態下來鬆動活絡之用,一般的店坊都沒有,而如果要自行煉製則太過浪費時間,據我所知汴京和餘杭或者長安應該是可以買到,但要好好找一找。”
陳淮生點點頭:“也就是說,還得要去汴京或者長安去購買,黿頭渚那邊也買不到麼?”
“黿頭渚那邊買靈寶可能更划算,但如果是丹藥的話,長安和汴京,甚至洛邑都更划算,因為大宗門和門閥在製作丹藥上更加具有優勢,考慮到我們山中涉及到眾多人都可能要用各種丹藥,像嗣天的經脈和經天的道骨,還有井中鴻的道骨和血髓,曾國麟的靈根,靈寶不可或缺,但丹藥一樣不能少,而且這可能還是一個長期服食補益的過程,需要量很大。”
比起陳淮生來,公孫勝多了近百年的遊歷經驗,長安、汴京、餘杭、江陵、益州,甚至雍涼的金城和北陌的和林他都去過,對於這些地方的物產特產也瞭如指掌。
“說來說去,我們還是太弱了,現在丹藥製作只能依靠苟師伯,苟師伯現在帶著趙良奎,但他們主要還是製作法器,在丹藥煉製上我們山中幾無人才,這種局面原來在重華派也很突出,現在我們大槐山就更突出了。”陳淮生嘆息道:“公孫兄,你有無合適人選推薦,我考慮我們還得要廣納賢才,不僅僅是煉製丹藥的,還有願意加入我們的其他散修,我不主張像白石門那樣不擇良莠地一概收羅入門,但是隻要品性端正,勤於修行者,都可以推薦進來,當然最好是築基中段以上者,紫府最佳,……”
公孫勝有些詫異,上下看了陳淮生一番:“淮生,這個問題你不該問我才對,起碼我也該避嫌吧?我才入門多久,又要舉薦人入門,你要說是築基初段的或者煉氣高段的,勉強說得過去,可你說要煉氣中段以上甚至紫府層級的,你讓嗣天、經天他們怎麼想?而且我也不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這些修士進來,也涉及到修行所用資源,現在我們本身就有些捉襟見肘了,如何滿足他們?滿足了他們,那山中原來弟子呢?這很容易引起矛盾。”
“公孫兄,你說的是一個問題,但我覺得特殊時候不能拘泥。”陳淮生笑著道:“你可以舉薦,是否選擇或者同意,還是要山中大家來一致評判,當下我們需要增強我們的實力,無論是要獲取更多的靈寶資源,還是充實我們內部煉製丹藥法器這些的能力,都需要如此,這一點我相信吳師伯、嗣天和經天他們都認可。”
公孫勝遲疑了一下,突然道:“淮生,那歐婉兒你不能讓其回山麼?”
陳淮生一怔,笑著搖頭:“她覺得在蓼縣野蜂溝那邊修行更為合意,而且我也有意讓其在那邊把野蜂溝那邊打造成為一個靈材栽培馴養的下院,當然在緊急情況下召她回來也沒有問題。”
公孫勝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淮生,這事兒我建議還是緩一緩,散修中我肯定有熟悉的,築基高段也有,紫府也有,但是他們未必合乎我們大槐山的開宗立派的規則,而且他們也過於自我和自私,其實這一點我原來也是如此,倒是和你在一塊兒這麼久之後,才漸漸改變了一些,所以這件事情還是慎重一些的好。”
見公孫勝如此說,陳淮生只能點頭。
看得出來,公孫勝對於散修群體中的素質並不太看好,也擔心自己舉薦的人真的入了大槐山如果表現不佳,影響他的名譽,這一點也說明公孫勝還是比較靠譜的,自己最初的觀察沒有走眼。
引薦人入門一事暫時擱置,但是購買靈寶和丹藥甚至一些功法,卻是刻不容緩。
對趙嗣天、唐經天、井中鴻和曾國麟四人道體的察析一致在持續,最初只是出來一個大概的瞭解,越是到後邊就越是精細,拿出的對策也會更具針對性。
相較於吳天恩,他們四人所需要的靈寶更多,丹藥也不少,也就是說,要加速他們幾人的修行進境,大槐山投入會更大。
即便如此,他們的進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只能說是相較於原來會快很多,這也是為什麼陳淮生希望能引入一兩名紫府修士的緣故。
對於這一點趙嗣天和唐經天甚至吳天恩都有些疑慮,擔心形成尾大不掉喧賓奪主的局面,影響到大槐山現在發展正好的勢頭。
他們也對陳淮生的急切有些不以為然,這讓陳淮生也是無可奈何。
這種芒刺在背的危機感只有陳淮生才能深刻感受到,這大概也是每個掌舵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