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師的指點。”
譚瀟水就淡淡的說:“學會了中醫,以後,你可以把中醫和西醫結合起來。”
“這樣,對你的醫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歐陽豐林驚了一下,沒想到譚瀟水這個中醫大師,還認可了西醫。真的是很是震驚。
譚瀟水又淡淡的說:“西醫也有其的特長。”
“可以彌補中醫的不足。”
“比較,現在,沒有誰能把中醫博大精深的醫術,都學到手。對於很多疾病,在急救和治療上,他們就力不從心。”
“這樣,就需要靠西醫來急救。”
“然後,再運用中醫來調理。”
“在調理上,西醫就無法和中醫比。”
“西醫擅長消炎抗菌和緊急救治。”
“中醫擅長消炎抗病毒,增加防疫能力。”
“所以說,對於你們,無法把中醫的醫術學精通的情況下,把自己西醫的醫術,結合起來運用。就能極大的提高你的醫術。”
歐陽豐林看著比自己年輕不少的譚瀟水,把醫道說得如此透徹,驚得目瞪口呆。
這醫道,可不代表醫術啊。醫術更不代表醫道。
但是,精通醫道者,必定是神醫。
會醫術的,甚至精通醫術的,不一定精通醫道。
就像現在,不少醫術高超的中醫和西醫,他們都在相互排擠。卻沒有幾個,能像譚瀟水這樣,領悟到其中各有所長的道理。
譚瀟水這是站在了一個客觀的層面,看待著當今的醫療界。
學醫的眾多。從醫的也是眾多。
但是,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沒有誰能把那醫術學到無病不能醫的地步。
這樣,就形成了短板。
也就是說,有的病情,西醫能治好,中醫卻對這方面沒有辦法。而有的病症,西醫沒有辦法,中醫卻能治好。
譚瀟水的話,就是提醒他,西醫能治好的,用西醫。西醫治不好的,可以在中醫方面去運用。
所以說,現在有不少的病例。在醫院沒有治好,甚至被醫生判斷為“死刑”的病人,無奈的出了院後,回到家裡,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裡,吃了幾貼草藥甚至是一個偏方,結果,就把西醫治不好的病治好了。
這就是,譚瀟水說的,西醫不能及,中醫能解決的道理。中醫不能及,西醫也許能解決的道理。
也就是說,不能偏信中醫或西醫。要正確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