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戈跟蒙蓮的交流很突兀,在這樣正式的場合,兩人說兩句莫名其妙的話,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
老人們是體諒,新人們是修養。
一個孕婦,總是會被優待的。關鍵是被董事長問起,似乎還是關心的問話。這些接受過西方那種家庭至上教育的人,彷彿挺理解。
“昌明集團有沒有上市?”
“有。昌明集團在八十年代初就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了。”
涉及到金融投資層面,這屬於呂子顏和秦航的業務範疇。他倆對這種議事模式已經習慣了,並且在議事中也會將自己熟悉的內容條陳。
這時候算是單獨訊問了。
“由於劉昌明移民的原因,這段時間昌明集團的股價稍有回落。”
“二級市場的股本多少?”
“陳董,單純的二級市場收購不可以的。金管局會介入……”
“不是,我是瞭解一下股本情況,對於二級市場的配合操作給予合適的資金預算。”
“您是說要在二級市場做一波?”
“應該可以吧?”
這有什麼不可以,這本來就是炒作的概念。記得當初還是因為:股權結構與市場波動關係才結識了陳天戈……
“秦總監,橡膠的期貨怎樣?”
“波動不大,多空雙方的熱度都不很大,沒有利潤點。在前年美國經濟向好時,期貨市場已經有過一波橡膠的操作了。現在處於平穩期。”
所有人都被陳天戈這東一榔頭洗衣棒槌的搞暈了。不明白既然天源資本準備進軍實業,選擇的還是橡膠產業,這次議事的目的也是對這次投資的決策。可這……這董事長咋又轉到金融投資了?
並不是說做實業就不做金融投資,只是在議定是否收購一家企業時,同樣關注二級市場,還準備做一波。這是行內大忌,很容易導致收購過程中的意外,造成專案流產的。
王晉江和連明有些不解了,甚至對於陳天戈能否掌控這樣大的公司都有了懷疑。
你資金雄厚是不錯,可所有的行為都脫不開規律,這種大機率事件是在具體商業運作時最忌諱的。怎麼可以這樣?
“陳董,我不贊同在展開收購時同時操作二級市場。”
“陳董,我與王總監意見一致。”
不管是從職業操守還是自身利益考慮,王晉江和連明都需要有自己的建議。
“小戈,兩邊同時操作確實是大忌,很容易破壞這次收購,甚至會得不償失。沒必要在細枝末節上盈利,而造成大方向的錯失。”
胡志東也覺得這不合適。這已經不是大失水準的問題了,是根本不瞭解正常的操作流程。
“哦……說說看……”
這情況陳天戈很欣慰,他對王晉江和連明的表現很滿意。
用內地常用的詞,那就是有主人翁的覺悟。
“陳董,如果在二級市場打壓昌明集團,很可能會被金管局問訊。這樣做雖然會讓昌明集團的股價有暫時的波動,很可能因為咱們的惡意,被官方踢出局。”
王晉江說的很含蓄,就差說:老大,這裡是成熟的金融市場,不是內地,這些伎倆太小兒科了,誰都看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