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不是個好年景,已經是晚春了,自大年到現在,沒記得下過雨。江岸都縮回去很遠,堤壩牆畫著一層層的水面印記,能清楚的看到水面是怎樣回落的。
乾涸的稻田扎進去一尺沒一點溼潤,別說水稻,就是旱地土豆也下不了種。本是多水的武漢,在城郊轉一圈快見不到大點的流水了,到處是乾巴巴的河道。
“今年要欠收了,可按照上報的產量徵收卻很高!各個公社的大鍋粥快能照鏡子了!”肖成漢舔了舔乾裂的嘴唇,擰開馮錦飛遞過去的水壺,灌了一口。
“天不遂人願,沒辦法的事。”馮錦飛沒肖成漢那樣焦急,他沒有憂國憂民的覺悟,只是做一個合格的秘書而已,陪著肖成漢感嘆一下可以,還不至於像他那樣憂慮。
“也不能全怨天。組織人挖渠引水灌溉還能熟一季稻!”肖成漢自從萬斤稻差點跟風湊熱鬧,這段時間就在農業上下了功夫,現在說起農事也頭頭是道。可惜,他還是個分管文教的副市長,還是再次被冷落邊緣的副市長。
“您看,這田裡有人嗎?還能組織起人來嗎?”馮錦飛也有些怨氣。都沒腦子呀?眼看今年都沒了過冬的糧食,還熱衷著把家裡的鍋勺砸碎了往土窯裡扔。把本來好好的器具化成鐵疙瘩,還美其名曰是響應號召,為爭取今年鋼鐵產量翻一番貢獻力量!
都等著吧!看你們準備吃啥?啃鐵疙瘩去吧!鋼鐵產量翻番就靠你家那些破鐵鍋?漏勺子?
肖成漢往遠處看看,入眼的全是無邊際的土黃,連野草都萎了。
“得趕緊補救啊!”可是,誰組織?誰號召?人從哪來?肖成漢也是空有想法,獨發感慨罷了。
自作自受啊!拼命的拔高產量上報,幾乎是幾十倍上百倍的誇大了產量。讓上面認為民間的存糧太多了,可能三五年都吃不完。
總不能浪費糧食吧?得,這下好了,萬攔豬圈有了,萬隻雞場也有了。人的嘴都喂不飽,還餵豬養雞?
就這還不夠,這糧食產量提升是一浪高過一浪。雞場豬圈還吃不完,怎麼辦?還是不能浪費糧食呀!
農業已經滿足要求了,工業還有差距特別是鋼鐵產量還有待提高,完成一年翻一番的任務還有差距。好了!放下農田,全民鍊鋼!
稻田都旱成這樣了,沒人理沒人看,更別說挖渠引水了。都圍著公社的大鍋,在鍋邊收拾鍋巴吃呢!
“走吧,回吧!”肖成漢的話帶著濃濃的無奈,感覺根本就沒法化開。
趙錦成帶著裴青和兩個兒子又來老苗家了,之所以說是他帶著裴青而不是裴青帶著他,是因為裴青很不好意思一直來混飯吃,一直是趙錦成連拖帶拽又哄又蒙的把她弄來。
裴青知道自己家裡那點糧也就剛剛夠她爹孃兩個人吃,若是全家人都在家裡吃飯,估計早揭不開鍋了。這還是趙錦成時不時的會鼓搗些糧食回來。她想過問,又覺得信任自己男人,時間長了,反倒覺得正常了。無所謂糧食從哪來,有糧食就行。
廠子食堂做的粥,涼了切開都成不了塊狀。每天都處於飢餓狀態,胃攪和的一陣一陣難受。也就每晚來老苗家能飽餐一頓。
兩個孩子都不小了,仁鋒都十來歲了,都知道羞了。還好馮迪待他兄弟倆像親弟弟,有什麼也想著他倆。也從來沒跟他倆惱過,每次來都是滿心歡喜的。裴青覺得可能馮迪一人太孤單了,需要玩伴兒。也感謝老天讓自家遇到怎麼好的人家,還走動的怎麼親!
做個傻女人挺好!她可不知道為了造成這樣的局面,馮錦飛、趙錦成、苗素馨包括老苗,以及早熟懂事的馮迪,一起費了多大勁!
馮錦飛針對自家兒子的心智,講述了他們三兄弟的事,以及現在包括以後跟趙錦成家相處的應該注意的事宜。馮迪很好,做的很嚴密,可以說滴水不漏。就連老苗都感謝天老爺送給他這麼好的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