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怎樣幫你”這就有點膩歪了,尼瑪,心裡早樂開花了,還在這拿喬。
“黃老弟畢竟是香港來的,見多識廣,最起碼不像我這樣兩眼一抹黑。就幫我理理這公司到底該怎樣辦我這特麼就像菜市場一樣亂。一會兒這個一會兒那個的,根本閒不下。像這樣公司能不能起來我不知道,我肯定是要累倒的”
“我試試吧。行不行老哥咱再說。”
黃連城不好說薪水的事,別看他來自香港,逃過去也不到二十年,從本質上他還是內地人,傳統而內斂。
錦成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會議室,就在錦成商店二樓上,是一件兩開間的屋子。中間用三張辦公桌拼湊在一起,上面鋪的是棉紡廠那種混紡的粗布。周圍擺放著幾把大靠背的椅子,這還是從廣州那邊進的貨。
趙錦成看著圍坐著的人黃連城、王文倩、趙仁鋒、徐二平、王文斌,就這三核桃倆棗的。裴青徹底回家當富家婆去了,老太太有心無力,現在這忙乎勁兒,她體跟不上了。乾脆回家帶孩子了。
缺人才呀
“咱這算公司的第一次正式會議吧。今天重點討論現在公司業務增加後的混亂,怎樣解決的問題。”趙錦成直接進入主題,反正大家都心裡清楚。之所以累,是因為事沒有條理。
“黃老弟,要不你先說說這幾天你也大概瞭解了一下。”還沒有具體安排職務,趙錦成只有這樣稱呼了。
“經理,我大體理了理。公司的業務可以分成四塊運輸、倉儲、批發和零售。現在的問題是批發和零售的業務量增加過快,導致運輸跟不上,而倉儲處於閒置狀態。”
“我的建議是拓展運輸渠道,以確保批發和零售有充足的貨源。”
趙仁鋒想著這孫子該不是來混錢的吧尼瑪,誰不知道該拓展運輸問題是該怎樣拓展
“黃先生,現在公司有五輛車,幾乎是連軸轉了,還是沒法滿足。再採購汽車也行,問題是咱找不上司機”趙仁鋒對這塊算是最清楚了。
“我想過這個問題。咱不能侷限於武漢,咱可以在上海,在廣州同時籌建運輸隊,與公司這邊一體管理。但運輸貨物可以對開,那邊的司機要比武漢多一些。”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這見識廣了思路就開闊,腦瓜子也顯得靈活了。
“另外還有就是,現在的世界航運也處於低潮,香港那邊有很多小噸位的貨運船。咱們可以諮詢內地對私人航運的政策,嘗試購買小噸位貨船,開展航運業務。”
這這想法
趙錦成不是沒想過航運,畢竟航運的成本低,運輸量大。可他一直是想著怎樣託門路,找關係,讓國營航運公司幫自己運輸,從來沒想過自己直接涉足航運業務。
這香港人,真尼瑪敢想不過,確實是個方向。
黃連城的思維是香港的模式。他可是常聽說什麼船王之類的,人家的航運業務面對的全世界,這長江航運的小剋式,還真不叫事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