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吧。現在做什麼該不是隻做腳踏車吧”
“沒有。上海那邊的腳踏車、座鐘、糖為主,亂七八糟的也有些其他。都量不大。”
“這次來廣州是”
“黃先生給聯絡了一單棉紡的買賣。我送過來了。想來這兒碰碰運氣,看能不能帶些貨回去。不求賺多少,至少不用空車回去。”趙錦成覺得在這種大人物面前沒必要藏著掖著,人家是門兒清。還不如實話實說,也落個大方。
“老趙,你是不是還開著店”
“嗯,有個小鋪子。”
“建議你以後專做貿易,也就是把心思全部放在貿易上,把銷售這一塊讓出去。也就是說做批發。你把這邊的渠道做好了,會有很多品種的貨源,你不是百貨商場,估計也搞不到那麼大的場地做零售。而做貿易需要的是庫房,相比較商場,庫房佔用的資金量要小。”
“另外,老趙。起步時可以親力親為,但做到一定地步就沒必要了。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考慮那麼全面。一個好漢三個幫,得有自己的團隊。”
“還有就是,你現在應該註冊的是商店吧”
“嗯。”趙錦成越聽越震驚。這都是這些天自己迷茫的問題,被人家這一點,一下就開朗了。語氣越發恭敬。
“回去後看能不能變更成貿易公司,然後試著改變服務物件。從賣給個人,變成賣個單位。”
“先期可以自己運輸。可能現在你還感覺不到,一旦渠道和貨源全部開拓了,你就發現公路運輸的侷限。你可能就需要拓展鐵路運輸和航運,你們武漢還是有這方面優勢的。”
“說多了,說遠了有什麼不合適別見怪”
“謝謝木先生,真心感謝您我這些天正糊塗著呢。看著買賣捨不得丟,也發現顧不過來了。感覺這樣下去攤子會越來越大。正不知道該怎樣往下走。謝謝先生指教”趙錦成又一次站起來恭恭敬敬的鞠躬。
“都是同道中人。也不算指點,我這是經驗之談。我就是這麼過來的,也走了許多彎路。”
這一次趙錦成發揮了死皮賴臉的精神,終於請木裡忠那一群人吃了一頓飯,算是感謝。並且把這次帶過來準備讓黃連城出手的玉佩送給木裡忠一件。他還記得肖成漢說過的話,多跟這人交往沒壞處
下午趙錦成沒出門,就在房間裡仔細整理木裡忠的那些建議。
木裡忠只是泛泛而談,相當於給趙錦成往後幾年指了個方向。而趙錦成需要消化,需要認真考慮這些話。每句話裡都帶著大量的資訊,他需要思考。
趙錦成知道好腦筋不如爛筆頭。一邊自己想,一邊把想到的記在紙上。就這樣折騰了一下午,反反覆覆的浪費了一沓又一沓的紙。終於在紙面上搭架了一個大概的框架。這也算自己為錦成擬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徐二平不懂,他覺得那位木先生跟三哥說的都很深奧,就是三哥寫寫畫畫的他也覺得了不起。他不停的給趙錦成泡茶,不停的倒菸灰。自己沒本事,能做一點是一點。他知道趙錦成在醞釀大計劃,他希望自己的盡心能保住這個飯碗。
徐二平很細心的把趙錦成扔掉的廢紙都撿起來了,一張一張鋪展,然後收集起來。他怕趙錦成用的時候找不到。他就是來幹這個的。
隨後的三天裡,黃連城帶著趙錦成他倆,把廣州這邊的一些亂七八糟、五花八門的廠子轉一圈。趙錦成把這次賺的錢,不要命的到處撒,只要是他感覺武漢緊缺的,或者是些新鮮的,都多少採購了一些。
本子上記錄了一大堆廠子的名字和產品。趙錦成明白,按照木先生的推斷,這些說不定就是他未來的貨源或者渠道。
黃連城帶著趙錦成幾塊玉佩回香港了。還告訴趙錦成,過幾天就回來,說不定會去武漢。他也覺得自己倒騰古玩有些小打小鬧了。有心跟著趙錦成一起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