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維是有慣的。就比如馮迪,在考慮自己所有節點時,只是在人脈上考慮,卻偏偏忘記了他那輛被稱為武漢第一的嘉陵50摩托車。
“姓名”
“龐建兵”
“年齡”
“五十五歲”
“籍貫”
“河南信陽”
“怎樣來的武漢來武漢後做什麼營生”
“逃荒來的。開始是乞討,後來跟了一個老頭,就順東西活。”
“盜竊就是盜竊說什麼順你以為好聽了就沒罪說吧,你上面還有沒有頭頭是誰”
“開始沒有頭頭,這不是開放了嗎,生意好了,然後各個地盤的老大就重新分配了,結果讓馮爺一個人震住了。我們都給馮爺一成收益。”
“馮爺是誰”
“不知道,政府,我真不知道不信你問孫鬼子,他當初還跟馮爺鬥手藝來著。我平時都是把收益給黃三兒的,黃三兒知道馮爺是誰。”
這樣的審問已經很多天了,也審了很多人。所有人都知道有個馮爺,都不知道馮爺是誰。因為黃三兒自殺了,就在牢裡用單把自個給吊了。
普通話、三十來歲、手藝好、會拳腳。這是所有人共同陳述的特徵,可這樣的特徵根本沒有特異,要排查的範圍太大了。若是人家存心不顯露手藝和拳腳,那範圍就更大了。
老公家又把所有關進來三十來歲的人過了一遍,沒有一個具備馮爺的特徵。還把所謂的老大都集中起來,面對面指認所有三十來歲的嫌疑人,還是沒有馮爺。
整個武漢的扒手都基本可以定罪了。除了那位神秘的馮爺。
“局長,這個馮爺感覺沒在武漢做過案呀,咱有沒有必要非得把他掏出來”
“這樣的人才最可怕也可以說危害最大咱把他下面的這撥人抓了,可風聲一過,他又可以培養一批。實在不行先處決這批吧,反正能掏的都掏出來了。還有其他案件需要儘快辦”
武漢整個道上的老大全部在公審大會上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當天槍決了十六名犯罪分子。其他一些小弟之類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刑罰。
“局長,女監那邊傳來訊息,說有人知道馮爺的線索。”
“走,去看看。”
寡婦玲被今天的判決擊暈了。她以為自己就是個偷偷摸摸,頂多了年,出去還能好好的活。沒想到判了二十年自己還不到四十,這要在裡面待到死嗎
寡婦玲就是跟黃三兒搭伴過子的那位。她當初勾搭黃三兒也是因為黃三兒是個好靠山,否則她三十幾歲,找一個五十大幾的糟老頭子,那不是有病嗎
跟了黃三兒這幾年也的確過的滋潤。不說不愁錢糧,時不時還有稀罕玩意兒,都是馮爺賞的。
她心裡也有點感激馮爺,所以一開始並沒有說太多關於馮爺的事,基本上是大夥怎麼說她怎麼說。跟了黃三兒以後所有她知道馮爺的事兒都沒說。
現在不成了她不想在牢裡待到死,她知道現在的年月是越來越好了。待裡面是享受不到好子的。
“政府,如果我能說出其他重要人物的線索,是不是算立功能不能減刑”這是寡婦玲聽到自己判決後,回到女監拽住看守說的話。
她被判決後回監獄的一路上就想通了,這或許是她唯一的減刑機會。至於道義,那玩意兒得自己活的舒坦才能考慮,自己都要死在監獄裡了,道義還是放下吧
“看什麼線索了。說說你知道什麼”
“這幾年我一直跟著黃三兒過子。也就是我跟黃三兒是姘頭,我們倆搭夥過子”
“什麼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