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們溝通,沒有任何代溝。
真是無比順暢的交流作戰。
半個月後,羅馬援軍在蓋烏斯的率領下,來到了比尼亞戰場。
這名今年已經五十九歲的老將,生平最出名的戰績,就是與羅馬之劍老塞拉斯一同前往西班牙救火。
不過,當時因為迦太基人幾乎控制了整個西班牙,導致蓋烏斯與老塞拉斯的軍隊,去了那裡,基本毫無作為,最後灰溜溜的回到了羅馬。
說起來,大西庇阿與蓋烏斯的矛盾,不是一般的深。
當初西班牙戰事失利的時候,羅馬人舉行公民大會,要選舉出一名對抗迦太基的統帥,前往西班牙。
年輕的大西庇阿,初生牛犢不怕虎,自告奮勇。
他在公民大會上,慷慨激昂的表達了自己想要領兵出征的願望。
結果遭到了一群老貴族的嘲諷,奚落。
其中,直接出言抨擊他的人,便有蓋烏斯。
原因很簡單,若是讓大西庇阿統兵出征西班牙,就意味著,剛剛從西班牙回來的蓋烏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能之輩。
連一個年輕人都不如,他也就白活了。
所以,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大西庇阿上位的。
可惜的是,當時的羅馬將軍們,都在這艱難的任務面前,表現出了退縮的態度,甚至當時的大西庇都說,如果有人敢接這個任務,他立刻就退出。
後來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
大西庇阿如願以償的作為了領兵統帥,隨後一飛沖天,不僅在西班牙大放異彩,還帶領羅馬贏得了第二次布匿戰爭,並且獲得了阿非利加亞征服者的稱號。
而蓋烏斯也因此,徹底泯然於眾人,不再有什麼名聲。
他之所以能夠出任第二位執政官,主要還是在離開大西庇阿的其他戰場,獲得了不小的功勳,這才讓他站穩了腳跟。
雖然名聲不如大西比阿,甚至不如被抓的比奴斯,但他的地位,還是挺穩固的。
沒辦法,他的資歷擺在那裡,完全是靠年紀熬上來的。
當然,年輕的時候,蓋烏斯也是羅馬一名悍將。
但在大西庇阿這群年輕將領眼中,還是挺看不起蓋烏斯的。
此人統兵,只會逞一時之勇,完全沒有章法。
贏了,那是他的勇猛,他的運氣,輸了,那就徹底的輸了,連翻盤的機會都沒有。
比如面對弱小國家的時候,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但面對強國的時候,特別是大秦的軍隊,可以預料的是,他根本毫無作為。
如今,羅馬兩位執政官,同時身處比尼亞戰場,從權力來說,大西庇阿這個第一執政官,跟蓋烏斯這個第二執政官,並沒有多大的權力差別。
也就是說,這二十萬援軍,明著是羅馬調派來援助大西庇阿的,實際上,分歸兩人統屬。
這也是漢尼拔不看好兩人合作的根本原因。
也是大西庇阿聽到羅馬調派軍隊過來,不太開心的原因。
事實證明,大西庇阿的擔憂,不是沒有原因的。
蓋烏斯的軍隊剛來比尼亞戰場,地形還沒熟悉,秦軍情況還沒熟悉,他就參與了最近的一次戰鬥。
這場戰鬥,是兩國交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戰鬥。
剛剛交戰,羅馬就派出了十五萬軍隊的人攻擊大秦戰局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