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離帶兵圍剿稽粥和趙盤的時候,趙昊正帶著自己的軍隊,迂迴獵驕靡軍團,與韓信形成牛角包圍之勢。
此時,軍隊剛剛出雁門郡四百餘里,越過雁門山,來到修水河岸。
卻聽前軍斥候來報:“啟稟大王,耶律鐵狼所部韓昆汀就在修水對岸百餘里處的綱成,依在下看來,匈奴防備鬆弛,獵驕靡很有可能沒與耶律鐵狼聯絡。”
“哈哈哈,不和往往是失敗的前兆。”
趙昊嘲笑匈奴內部道:“不管獵驕靡是否與耶律鐵狼有聯絡,凡是擋在我軍前面的匈奴人,格殺勿論,我們必須要殺得匈奴人膽寒!”
說著,扭頭看向一旁的陳平,命令道:“先讓前軍渡水,阻擊東側馳援之敵,再由曹參帶兵從西側突入敵營,到處放火,以亂軍心。”
“讓灌嬰以曹參火光為號,從正面突襲敵營。”
“諾!”
陳平應諾一聲,立刻前去傳令。
這時,蔡賜從遠處策馬走來,朝趙昊拱手道:“啟稟大王,咸陽傳來急報!”
“嗯?”
趙昊微微蹙眉,沉聲道:“發生了何事?”
“章邯投降叛國,丞相李斯下令拘捕章邯全家老小一百餘人,與三日前由廷尉府審理,證據確鑿,夷三族!”
“什麼!?”
趙昊聽到蔡賜的稟報,滿臉不可置信的扭頭:“我不是已經傳訊息給頓弱上卿了嗎?章邯沒有投降匈奴啊!”
“這”
蔡賜遲疑了一下,拱手道:“頓弱上卿也被抓起來了,是岐山君帶人抓的”
“怎麼會這樣,三兄在搞什麼!?”
趙昊聽到蔡賜的話,明顯有些忿怒了,不由一扔手中的馬鞭,跳下馬來,徑自走到蔡賜身邊:“把咸陽傳來的急報給我!”
“唯!”
蔡賜聞言,連忙將袖中的急報交給趙昊。
趙昊接過急報,二話不說的便展開了。
裡面的內容正如蔡賜所言,章邯一家入獄,乃內閣決議的結果,其中有一半的內閣大臣要求以叛國罪處置章邯全家,只有少數內閣大臣要求核查此事。
其中便有頓弱。
雖然頓弱曾派黑冰臺的人潛入匈奴內部,但黑冰臺的人並未找到章邯,只從匈奴內部得到了一些零星訊息。
那就是章邯屢次進出稽粥王子的穹廬。
後來,上谷郡郡守又向咸陽舉報,說章邯投降匈奴證據確鑿,且章邯被俘的訊息傳入咸陽,章邯一家並未有擔憂之舉,因此斷定章邯已投降匈奴。
從丞相李斯以下,只要站在大秦朝堂上的官吏,幾乎都採取一邊倒的姿態,紛紛斥責章邯變節,要依法嚴懲章邯全家。
最後,李斯在朝堂上公開決議,處刑章邯全家。
看到這裡,趙昊不禁長嘆了一口氣,暗道命運何其相似,歷史上的章邯,好像也經歷過這一切。
但他還是忍不住詢問蔡賜:“你相信章邯真的投降匈奴了嗎?”
“這”
蔡賜遲疑了一下,若有所思地道:“在下雖然沒有親眼見過章少府,但從大王隻言片語中,能看出大王對他的欣賞,而在下縱觀大王欣賞的人中,無一不是智謀超群的大才,以及忠肝義膽的將才,皆頗有國士之風!”
“如此一位國士,豈會輕易投降區區匈奴?倒是朝中某些私心自用,不顧大局,只求保全自己利益的人嫉妒賢能,肆意擴大章少府的罪行,實在令人痛心!”
聽到這話,趙昊的情緒緩和了不少,喟嘆道:
“我也始終相信章邯不會投效匈奴,即便是真的投降,也有必不得已的緣由。況且,明知太子沒有統帥之才,還陪他胡鬧,肯定是做好了以身殉國準備的,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
說到這裡,趙昊眼角因同情而變得溼潤,淚水順著臉頰,打溼了俊美的鬍鬚,滿腔的悲憤隔斷了他的語序。
“他他其實已經變了很多.奈何,命運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