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全場哭聲暴起,李斯也老淚縱橫,搖搖欲墜。
三公九卿之一的馮劫,搶先一步將李斯抱住,沉聲道:“廷尉現在是領政大臣,如此脆弱,何以領導眾臣決事?!”
說完,又轉身呵斥眾臣:“都給老夫閉嘴!哭個鳥!還要不要朝會了?還要不要決事了!都給老夫坐好!聽廷尉說話!”
這位御史大夫,本身沒有多少壞心眼,就是為人耿直了一些,更兼其脾氣火爆,一陣呵斥,大殿瞬間安靜了下來。
此時,李斯勉強站起身,朝馮劫拱了拱手,又聲音嘶啞地道:
“陛下駕崩突然,吾等眾臣當同心協力,依據法度,安定大秦。
唯其如此,才不負陛下知遇之恩!”
說完,轉身看向左側的廷尉姚賈:“姚廷尉,皇帝正身之事,可否勘驗完畢,有無異常?”
“諸位!”
姚賈從案頭捧起一封奏摺,聲音悽然道:“老夫已經與廷尉府數名官吏,共同勘驗完陛下屍身,確認陛下是被刺客刺傷腹部,失血過多而死,這是廷尉府勘驗的官書.”
說完,姚賈已經泣不成聲,將手中的奏摺交給李斯:“李廷尉,還是你”
李斯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一字一句的唸完了官書上面的內容,隨後環顧眾臣道:“諸位大臣,可有異議?”
眾臣互相對視一眼,紛紛哽咽搖頭:“吾等,無異議.”
“且慢!”
就在李斯準備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時候,蒙毅從座位上突然站了起來,冷聲道:
“敢問廷尉府勘驗陛下屍身,是由何人授權的?隨行可有太醫在場?陛下遇刺身亡,此等驚天大事,為何現在才通知眾臣?”
“姚賈作答!”
李斯對姚賈揮了揮手。
“在下遵命!”
姚賈對李斯拱手一禮,隨即面對群臣道:“郎中令所言,亦是對陛下之死存疑。經廷尉府查證:
陛下從南海歸來途中,遭受大雨傾盆,楊端和與陛下商議後,在一巨型樹冠下躲雨紮營,不曾想,刺客竟躲在樹冠之中,待到夜深人靜之時,突然發動襲擊;
雖然守營的將士拼死抵抗,但依舊令人措不及防,被刺客找準時機,潛入了陛下營帳,故此,陛下身受重傷;
楊端和果斷喚太醫夏無且救治陛下,奈何夏無且趕到之時,陛下已薨
以法度論,此乃楊端和一人所述,不足以為證;
但是,陛下貼身護衛,唐睢統領,一直在陛下身邊,儘管吾等很少有人知曉唐睢統領,卻不能忽視此人,故,陛下之死,經楊端和口述,唐睢統領補證,廷尉府勘驗無誤!”
說完,又將目光落在蒙毅身上,道:“郎中令,這是陛下之死疑慮!還有為何現在才通知眾臣,這是公子昊得知陛下遇難之後,臨時召集隨行將尉,大臣,共同商議的決策;
其目的,主要是南海戰亂剛剛平定,北邊匈奴亦不太平,恐國內動盪,才秘不發喪;
老夫覺得,此舉並無不妥,故,勘驗公子昊之策無誤;
至於勘驗陛下屍身是何人授權的,老夫可以明白的告訴郎中令,是李廷尉!
一,李廷尉深受陛下器重,在陛下開展新政之時,李廷尉乃新政的發起人,有能力領導眾臣。二,陛下有遺命,李廷尉可以召集眾臣,共同商議國家大事。
如此解釋,不知姚賈可算說清?”
“姑且信了。”
蒙毅面色陰沉地坐回了原位。
王綰和王翦互相對視一眼,皆默然不語。
但是,馮劫卻大為惱怒:“什麼叫姑且信了?有什麼疑慮,直接說出來便是!”
“馮公,要不還是教郎中令直接詢問公子昊?”李斯一臉憂色。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