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姬昊在史書中鮮有記載,但‘虛名’無法掩蓋其學識不凡,文武雙全的能力。
他從小自命不凡,覺得自己可以和孔子比高,於是周遊列國,想要幹出一番事業。
也可能是生不逢時,也可能是太過於輕狂,十幾年過去,沒有一個諸侯願意收留他。
鬱郁不得志的他,最終又回到了邯鄲教學。
也就在這時候,嬴政成為了他的學生。
姬昊不僅教嬴政學識,還教他武藝,他知道嬴政的身份不一般,看出嬴政非池中之物,在教授嬴政書裡的知識外,還教嬴政天下局勢,以及嬴政所處的地位。
甚至告訴嬴政各個諸侯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嬴政祖先秦王當年是如何的英勇,如何徵罰各國的。
在姬昊的影響下,嬴政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抱負。
當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姬昊也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
雖然他在教學期間極其嚴格,但他從不死板教授書本上的知識,每次都隨心所欲,想到哪講到哪。
每每說到聖人經典,他都會告訴嬴政,“先賢只會按自己的一面說辭,真是一派胡言。”
從而降低先賢經典對嬴政的影響,讓嬴政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也為嬴政後來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定的意志基礎。
姬昊把一生所學都傳授給了嬴政。
在他的諄諄教導下,嬴政不僅熟讀了兵書,還學習了治國的謀略以及平天下的策略。
可以說,嬴政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現在聽尉繚說趙昊是自己的弟子,那臉上洋溢位的驕傲,跟自己當年幾乎一模一樣。
很明顯,這是拿現在的趙昊,跟以前的嬴政做比較了。
你有得意的弟子,我也有。
大概就是這種意思。
眼見姬昊笑得合不攏嘴,尉繚也笑了;“這小子跟當年的陛下一樣聰慧,就是憊懶了點,我擔心他出門在外,會跟上次一樣遇到危險.”
“你的意思是,想用這訓練手冊,訓練你的衛兵?”
姬昊捋著鬍鬚問道。
尉繚點頭道:“以大秦目前的發展,國尉這個官職很快會被取代。特別是陛下準備組建南書房這樣的衙門;
以後大秦的軍政,會逐步轉移至南書房。國尉衛兵肯定也會被廢除。”
“我想利用最後的機會,給那小子訓練一支護衛軍。”
“你說的出門是.”
姬昊有些不解的看著尉繚。
卻聽尉繚若有所思的道:“以我對陛下的瞭解,南越之戰,趙昊肯定會參加,這是他建立功業的必經之路!”
“因為。”
說著,他頓了頓,又道;“大秦太子不可能是一個白身。”
“他不是不想爭那個位置嗎?你就這麼看好他?”
“先生不也看好陛下,才傾囊相授,傾力相助的嗎?”
“這”
姬昊語塞,深深看了眼尉繚,才鄭重其事地道;“這件事你要想清楚,拿了這兵符,你與阿政的信任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