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憶朝嬴政恭敬行了一禮,然後看了眼扶蘇,鄭重其事道:“回陛下,臣見陛下對翁仲將軍如此推崇,不想瞞陛下,長公子麾下有一人,酷似翁仲將軍!”
“哦?”
嬴政聞言,雙目陡然變亮。
眾臣也一臉好奇的看著扶蘇。
然而,扶蘇卻大驚失色,轉頭呵斥李憶:“住嘴!”
“怎麼回事?”
眼見扶蘇突然呵斥李憶,嬴政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冷聲追問:“扶蘇,何故失禮?”
“父皇,兒臣”
扶蘇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嬴政冷哼一聲,朝李憶抬手示意;“你繼續講!”
“這”
李憶被扶蘇當面呵斥,不由面露遲疑之色。
這時,嬴政的聲音再次傳來:“李憶,汝可知其君之罪?”
“回陛下,事情是這樣的.”
李憶本想好心幫扶蘇,沒想到扶蘇的反應這麼大,但話已當眾說出口,也容不得他不說。
原來,扶蘇被始皇帝趕出咸陽,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期間曾率十餘騎,喬裝成商旅,深入狼居胥山,準備探清匈奴王庭的兵力。
後來差點被匈奴斥候發現,殞命草原。
可是,大難不死的扶蘇,依舊沒有消停,又與胡人部落搭上關係,做秦國在草原深處的眼線。
原本扶蘇與某個胡人部落頭領相約,以精鹽和絲綢換取胡馬,並約定三日後的下午,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結果三日後的下午,胡人部落頭領爽約了。
扶蘇被胡人放了鴿子,蒙恬覺得有損大秦威名,便派人來勸他回去。
他不僅不回去,還頭鐵的說胡人部落首領不是爽約之人。
結果一群人陪他在約定地點等了一個多月,糧草都吃光了,快餓死在草原上了,扶蘇依舊頭鐵,不願離開。
直到扶蘇本人餓得奄奄一息,麾下餓得啃樹根,吃草皮,那名跟扶蘇約定的胡人部落頭領,才帶著傷痕累累的部眾,抵達約定地點。
這讓因為內部兵變而延誤約定的胡人部落頭領,大為感動,當即要率領部眾歸順大秦。
可是,扶蘇卻拒絕了。
他的理由是,胡人部落現在歸順大秦,不是真心想歸順大秦,而是想借機避難。
大秦現在接受他們,相當於乘人之危,以後肯定會矛盾重重。
所以,他決定無償資助對方,並率軍幫對方平叛,等對方徹底安定下來,願真心實意的歸順大秦,再接納他們。
胡人部落聞言無不感激涕零,叩拜扶蘇。
後來經過幾天休整,扶蘇依言幫胡人部落平定了叛亂,並幫胡人部落頭領,重新掌控了胡人部落。
再後來,胡人部落頭領,帶著萬餘名族人,以及十萬餘頭牛羊馬匹,轟隆隆地來到了九原郡外,揚言投奔大秦。
而這名胡人部落頭領,也是一位罕見地猛將,屢次率領部族騎兵,幫大秦襲殺匈奴騎兵。
聽完李憶的講述,不光嬴政大為震驚,就連李斯,馮去疾等帝國重臣都震撼萬分。
長久以來,秦人心中都信奉一條鐵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人豺狼,非戰無以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