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幹大事的人,都會遇到一些常人難以想象的奇遇。
有的是真正的奇遇,有的則是偽造的奇遇。
但不管這種奇遇是什麼,只要那個人幹成大事,奇遇就不再是奇遇,而是‘天命’。
所以,當劉邦因為自己的面相,被人說成是貴人的時候,他的內心是非常複雜的。
他開始慢慢相信自己不是普通人。
這很重要!
因為每個幹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擁有迷之自信。
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這種自信往往和成長過程中的正向肯定有關。
先不說看相這種事科學不科學,就說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有些人長得珠圓玉潤,氣質出眾,你是否一眼就看出他家庭條件不錯?
而有些人頭髮稀疏,你是否一眼就看出他從事腦力勞動?
往往那些天庭飽滿,鼻樑高聳,嗓音渾厚的人,總會在某種場合,受到特別照顧。
像明朝的張居正,韃子朝的乾隆,都曾因為面相被人另眼相看,說他們有望國之器。
當然,倒不是說長得好看,就能功成名就。也有一些長得不好看,同樣出類拔萃的,比如曹操,朱元璋等。
這種人得到的評價,往往都是:亂世英雄。
而劉邦的面相,似乎是兩種型別的綜合,既有望國之器,又身居英雄之姿。
說實話,有種人真是為幹大事而生的。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凡是這種人,都有一個特徵,他們一般不拘小節,識大體,知進退。
貴人見之不敢怠慢,平民望之喜笑顏開,勇士交之捨身忘死。
什麼叫天命所歸?
這就是!
“劉兄,你怎麼在這?找你好半天了!”
隨著始皇帝車隊漸行漸遠,圍觀的百姓陸續離開,周勃等人重新聚集到劉邦身邊,紛紛講述自己的感想。
“誒,你們剛才都看到了嗎?始皇帝的車隊,真他孃的氣派!”
“樊噲,你他孃的小聲點,當心被官府的人聽到,抓你去治罪!”
“怕什麼,咱又沒詆譭始皇帝,就是覺得大開眼界,這趟雍城沒白來”
“話雖這麼說,但還是小心點為妙,畢竟秦法嚴苛”
“行了行了,就你盧綰事多,沒看劉三兒都沒管我嗎?”
“嘿,你個屠夫,怎麼不識好歹,我這是關心你!”
“得了吧盧綰,就你那點膽子,我都懶得說你,還是聽聽劉三兒的意見,咱們接下來去哪.”
話到這裡,樊噲突然發現劉邦不太對勁,下意識用肩膀撞了下他:“喂,劉三兒,你倒是說句話啊!”
“啊?這”
劉邦反應了一下,茫然道:“怎麼了?”
“該問怎麼了的是我們.”
樊噲有些好笑的拍著劉邦的肩膀,反問道:“你怎麼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