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製瓷器的工作,一直在進行,但趙昊也就第一天去了。
其餘時間,都是白仲在打理。
好在白仲兢兢業業,沒有任何怨言,否則像燒製水泥那樣搬到陶坊去監督,趙昊遲早會撂攤子。
倒也不是趙昊想當個甩手掌櫃,主要是燒陶和燒瓷,區別不大,只要將溫度和上釉把握好,燒製出瓷器只是時間問題。
而沒去陶坊的這兩天,趙昊正在指揮人修建風車水力。
沒錯,就是風力水車。
他驚奇的發現,雍城附近的田地,灌既都是人力挑水灌既,明明附近就有渭河支流汧水,還用這種原始的灌既方式,效率不可謂不低下。
而且,因為戰爭和傜役的關係,秦國本土人口急劇減少,田野間很難看到成年壯丁,這也大大降低了生產效率。
如果不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秦國的發展會非常緩慢。
所以,趙昊想改變這種現狀,就得以雍城為試點,說服嬴政修建更多的水利。
.......
此時,雍城舊宮書房。
嬴政坐在書桉後,一邊審查公羊敢報上來的考核名單,一邊詢問李斯等人的意見。
東巡之前,他就吩咐公羊敢主持第一批招賢納士的考核,如今透過考核的人,共有九名。
其中七名是世家子弟,二名是寒門子弟。
黔首更是無一人透過考核。
由此可見,大秦的人才主要還是在世家手中。
雖然即位這些年,嬴政不斷打壓世家貴族,但世家貴族的人,依舊佔據大半個朝堂。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幾乎不可能,除非新儒學推廣二三十年。
「廷尉,這名單上的人,你有什麼想法沒?」
嬴政放下手中的名單,朝李斯詢問道。
李斯沉吟了片刻,拱手道:「回陛下,非是這些人沒有才,也非是這些人不忠於大秦,主要是目下這種情況,不容他們遠政!」
「哦?你且詳細說來朕聽聽....」
「是陛下!」
李斯平靜答道:
「天下初定,急需人才,新政實施,也需人才,可是隻憑人才,無法治理地方,得統一培養,再因才排程!」
「廷尉之見,當如何安排?」
「設定新府衙,讓這些人才成為陛下的參謀!」
「參謀?」
嬴政目光驟然一亮;「願聞其詳!」
「陛下明察!」
李斯顯然成竹在胸,沒有絲毫躊躇不定,接著道:
「之前重建博士宮,是想發揮呂不韋當時的學宮作用,為大秦招攬四方人才。可是,招攬的方式不對,導致博士宮博士良莠不齊,這才出現了儒桉之禍!」
「現在有全新的考核制度,老臣以為,當設立新的衙門,為大秦儲備官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