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疑兵之計。
同時,又讓無涯領幾名亭長,督促陳倉城內的老弱婦孺連夜打包行李,準備跑路。
畢竟項羽這混蛋,最喜歡屠城。
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趙昊將髮型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長袍,獨自走向城牆,於城樓上,高調入座。
項羽第二日來攻城,見趙昊如此做派,不由大感意外。
又聽趙昊連連挑釁,敦促他快點攻城,更是疑心加重。
這才有如今這一幕。
………
另一邊,周至渡河口。
原孟德營地內。
幾名衛士一直不安的詢問韓信。
“我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末將等人一直想不明白,是如何取勝的!”
“是啊,到現在我都是懵的!這似乎不合乎兵法!”
“沒錯,兵法有云:安營佈陣,要因地制宜,不可將自己置於絕境,這左右靠山,後邊靠山,前邊臨水,這背水列陣,是什麼兵法?”
面對麾下衛尉七嘴八舌的詢問,韓信有些好笑的看了他們一眼,正色道:
“兵法也是有戰術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而已,兵法有云:投之亡地而後存,險之死地而後生。”
“這……”
眾衛士聞言,不由面面相覷。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兵法,他們自然是知道的。
但那是沒辦法的時候,才運用的兵法,哪有一開始就將自己置之死地的?
不過,韓信的這次成功,讓他們都閉上了嘴,仔細聆聽。
之前圍殺項羽,之所以屢屢不成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韓信不服眾。
因為他這個衛尉,相當於是空降的。
而且還是暫領衛尉兵權。
秦國以軍功爵論高低,即使韓信深受趙昊重用,有權指揮黑甲,但在這些衛尉衛士眼裡,他依舊是個白身。
一個白身指揮他們這些軍功將領,自然出工不出力。
可現在不同了,韓信連連指揮作戰,面對項羽那樣的猛將都不落下風,而且還在背水一戰中,大獲全勝。
這讓他們佩服的同時,也認可了這位年輕將領。
卻聽韓信接著道:“這次我率領的軍隊,有點雜,而且不是我親手調教出來的,指揮這樣的軍隊,很容易軍心不穩;
特別是陳倉縣兵,他們平時疏於管理,且戰力不高,只要有點苗頭不對,立刻就會四散奔逃。”
“孟德那邊雖然也有縣尉兵,但兵力遠超過我們,且經過昨晚的襲擊後,他們士氣正盛,對我們很不利。”
“如果我們不置於死地,麾下那些士兵,恐怕早就被嚇跑了,又怎麼會爆發出那樣的戰鬥力?”
話到這裡,眾衛士心中只有一個大大的服字。
其實,背水一戰還有很多細節。
真正決定這場勝負的,有三個關鍵點。
一個是孟德的驕兵。
二個是給後來參戰的主力,留了一個緩衝地帶。
大軍如果突然看見前方沒有路了,後方又是叛軍步步畢竟,情急情況下,還真有可能紛紛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