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水患,禍及十六郡縣,朕有意讓其餘郡縣開倉放糧,救濟災民,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嬴政坐在高位,表情淡淡地掃視李斯等人。
趙昊站在角落裡,默不作聲。
雖然他們倆已經交流出賑災之法。
但賑災並不是他們去實行,還是想聽聽眾臣的意見。
這時,李斯上前一步,拱手道:“啟稟陛下,臣覺得此事不妥!”
“有何不妥,說來聽聽!”
嬴政抬手示意。
卻見李斯正色道:“陛下,依照秦律,我大秦百餘年來,一向講究賞罰分明,陛下使民無功而受賞,是為不妥!”
“臣建議陛下只需派人加固堤壩,防止水患再發即可!”
聽到李斯的話,嬴政面色一肅。
秦法確實有規定。
民有功而受賞。
無功則不可賞。
若使民有功與無功俱賞,乃亂道也。
這是李斯提出來的治民之策。
要讓他否認這條國策,明顯是不可能。
所以,嬴政對他也不報有什麼希望。
但偏偏這個時候,在場有不少御史,都紛紛贊同李斯。
畢竟東郡那些黔首對大秦的統治,還有些不滿,若不管他們,治理東郡水患,自然無需耗費多大的力氣。
稍微沉默,嬴政沒有理會李斯,轉頭看向馮去疾:“馮卿覺得如何?”
“這”
馮去疾遲疑了一下,道:“回陛下,老臣覺得李廷尉此言有些偏頗!”
“東郡,以及十六郡縣,有傜役於我秦國,這算有功,有耕耘於我秦國,這也算有功,雖是六國故土之人,但也不能說無功”
“馮左相此言差矣!”
還沒等馮去疾把話說完,姚賈便橫眉冷對道:“六國傜役之人,乃刑徒,耕耘也未見收成,如何算有功?
我大秦以法立國,陛下若行此舉,猶如亂法!”
“更何況。”
說著,他話鋒一轉,又看向嬴政:“我大秦正在北伐匈奴,錢糧都救濟災民了,北伐錢糧短缺,該如何應對?”
“朕現在是問策爾等,不是讓你們將問題拋給朕!”
嬴政面色冷冽的說道。
姚賈和李斯對視一眼,隨即拱手道:“陛下,關於水災之事,臣支援李廷尉,我大秦歷來主持治災,不賑災,為的就是杜絕不勞而獲的事情發生!”
“況且,賑災也不見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