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清氏抬頭看了趙昊一眼,笑著問:“那公子秘密派人去巴蜀之地,所謂何事?”
“你也知道,我在修召陽宮,據說巴蜀之地有很多上好的木材,我派人去探查一番!”
“是嗎?”
“肯定是的!”
趙昊一臉篤定的道。
巴清氏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再次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繼續道:“公子的佈局,婦雖然看不通透,但也能看個大概,只是商人逐利,沒有國家認可,終究上不了檯面,也難成大事。”
“但如果真的想興盛商事,而且商事對國家發展又如此重要,耍些手段也未嘗不可。”
趙昊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後再次看向巴清時,不禁有些欽佩。
果然不愧為《史記》中唯一一位女企業家,也是始皇帝一生中唯一大肆表彰的女性。
縱觀整個歷史,獲得巴清這種殊榮的普通女性,還沒有第二個。
始皇帝為何對一個寡婦給予如此高的榮譽?
《史記》說“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表彰的是巴清的“貞”。
不過,戰國末期,人們對婦女保持貞潔的要求,並不像宋朝以後那樣苛嚴,所以,一個“貞”字不能解釋始皇帝的動機。
那麼,始皇帝為何要對巴清待以上賓之禮,並且給她修建女懷清檯呢?
趙昊想來,應該有三點。
第一點,巴清家族的武裝勢力。
據史冊記載,巴清家族家有童僕千人,僱傭員工萬人,武裝力量數千。
其家族所在的枳縣,全部人口加起來只有五萬人,也就是說,枳縣的壯勞力,一大半服務於巴清家族。
一個家族企業,影響面這麼大,連司馬遷都說“人不敢犯”。
第二點,經濟目的。
秒殺天下富豪的巴清,從物質上給始皇帝帶來兩個幫助:一是丹砂水銀物資的供應,二是財力的援助。
丹砂又叫硃砂,它既是一劑重要的藥材,也是煉製水銀的主要材料,還是古代的染料,作畫、墨料都離不開丹砂。
始皇帝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僱傭了一大批方士,替他煉丹,需要大量的丹砂。
秦皇陵寢宮注入了100噸水銀,構成地下河流,既防盜又可以當作屍體防腐材料。
巴清的丹砂王國,很可能充當了始皇帝的主要供應商。
另外。
秦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兼併六國後,又大興土木,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做保證,巴清就是秦國背後的重要贊助商之一。
第三點,穩定後方。
自昭襄王時期平定蜀地後,蜀地就成了秦國最重要的經濟發動機,那裡繁榮的商業,和都江堰澆灌下的農業文明,一起締造了一個富庶的天府之國。
不過,蜀地在昭襄王時期,多次發生叛亂,雖及時得以彈壓,但也引起了秦國的重視。
蜀地相對偏遠,為了彌補武裝力量的不足,以地方豪族勢力作補充,恐怕也是不得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