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跟著趙英來到了集英樓,還沒有走到門口,就聞到了一股墨香味。
他信步走入集英樓,見到了等候在集英樓的一百多名畫師。
學畫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光是染料、畫筆,以及求學的學費,都是要遠超平常的學業的花銷。
而翰林院圖畫院,根據趙桓的瞭解,並不是太學和國子監那種國帑花錢培養,而是由他們自己負責花銷。
趙桓僅僅看到了十多個女子,多數都是男子等待在集英樓中。
“參加陛下,陛下安泰。”
趙桓在山呼海喝中,走上了月臺,坐在首位上。
他打量著面前的畫師,按照趙英的安排,他們在燕京見過皇帝之後,就會奔赴金國、克烈部、高麗、倭國。
做的工作就是幫助皇城司的察子們,描繪人物畫像,方便察子們按圖索驥。
還有勘探地形,畫出堪輿圖,畫出城防圖等圖錄,送回大宋。
“都起來吧。此去域外,本就是異國他鄉,歸國之後,過去功績還不能公示天下。前路坎坷磨難頗多。萬分小心。”趙桓看著面前的一百多名畫師,感慨的說道。
大宋,或者說,世界就是如此。
人間百態,各有不同。
有杜充、秦檜這種只為自己的自私自立之人,也有不畏困難危險,矢志報國之人。
“謹遵聖誨。”眾人連忙俯首說道。
趙英大聲喊道:“今日考矯人物畫像,以兩名宮女為參考,三盞茶的時間收筆,現在開始。”
一盞茶大約十五分鐘左右,三盞茶就是四十五分鐘。
趙桓坐在御座上,看了兩道札子,讀了幾頁皇考,時間就這樣悄然的過去了。
整個集英樓非常的安靜,只有筆尖摩擦紙張的聲音,還有那略微有些粗重的喘氣的聲音。
趙桓還站起來巡視了一圈,結果站在一名畫師背後看了一小會兒,畫師就很明顯額頭冒汗,手抖的畫歪了。
趙桓也失去了巡視的興趣,自己的巡視,只會給他們壓力。
不過這一圈下來,趙桓才知道大宋的人物畫,居然不是黑白水墨畫,而是五顏六色的彩色的畫!
這不符合他對國畫的認知啊。
當然對於他來說,他那點國畫水平,也僅僅停留管中窺豹的層次。
【歷史事件提醒:自周朝以來,歷朝歷代就設有染草之官,又稱之為染人。例如秦有染色司,唐宋皆為染院,明清為藍靛所。】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可從藍草中提煉染料,凡藍五種,皆可成靛,菘藍、蓼藍、馬藍、木藍、莧藍等皆可制藍。】
【赤色可用赤鐵礦粉,而後大規模使用茜草。黃色可用梔子提煉,黑色乃是取自烏柏。】
【除原色青、赤、黃、白、黑五色以外,還有間色,共達二十四種之多。】
【中國的藝術史是一部繽紛多彩的歷史,而非狹隘的、簡單的黑白。】
【秦時兵馬俑本是彩繪,唐三彩更是聞名遐邇,宋磁窯黑白瓷器聞名世界。】
【調色是一名畫師的基本能力之一。】
趙桓看了系統的介紹,略微有些疑惑的問道:“可是為什麼我記得那些畫都是黑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