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孫翊的貳官,方面軍貳官的職位,就這樣沒了。
“楊校尉,官家常說,人們往往為之前的錯誤行為,付出昂貴的代價。孫翊之事,就是如此,你我共勉吧。”沈從臉上掛著笑容說道。
楊再興深以為然的點頭說道:“孫翊就是年輕,脾氣太沖了,那沒辦法。”
沈從搖頭說道:“年輕不是藉口,趙楷都二十四了,朝臣們還說他是個孩子呢。”
“嶽將軍今年也才二十五歲,可是處事之周密,如同經年老將一般,萬事都思慮的極為周全啊。”
楊再興瘋狂的點頭,若問這天下誰最崇拜岳飛,非他楊再興莫屬了!
楊再興可是打傷了岳飛的親弟弟嶽翻,岳飛看他是個猛將,只打的他遍體鱗傷,未曾殺他。
嶽翻都沒有安排晉升之事,自己就被安排做了貳官!
這兩年,楊再興算是對岳飛徹底的心服口服。
“要是嶽翻兄弟能到燕京軍來就好了。當時我還以為嶽將軍會安排嶽翻到燕京軍做貳官呢。”楊再興憨笑著說道。
沈從看著楊再興憨厚的模樣,搖頭笑道:“嶽翻這輩子,估計都在嶽將軍手底下做事了,算了說這些你不懂。好好學著吧。”
武將裡有一種死法,叫功高震主。
真的是功勞大的讓主上都不安了嗎?
但是大部分百姓和邸報,都會將將軍們的功勞,歸功於皇帝本身,功高震主本身就是一個託詞。
封節度使不夠,就封郡王,郡王不夠就封親王,親王不夠,就搞贊名不拜的特權。十六樣特權呢,挨個封個遍就是。
事實上,有多少的人能爬到親王那一步?
封無可封,功高震主?
武將在不斷升官的時候,安插自己的親屬,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也不少。
不斷膨脹的將領的親族勢力,讓皇帝越來越忌憚,難道就是一個武將應該修的德行嗎?
尤其這是大宋啊。
岳飛和楊再興嚴格意義上,是仇人,楊再興打的嶽翻重傷,岳飛給嶽翻報仇打的楊再興重傷。
若是楊再興升官快,文臣們會說,岳飛他沽名釣譽。
要是楊再興升官慢,文沉們會說,岳飛他打壓異己。
所以,岳飛將楊再興送到燕京軍,是他的無奈,尤其是在大宋為將帥的無奈。
一舉多得,不浪費楊再興的才能,也能讓文臣閉嘴。
沈從忽然想到了什麼,樂呵呵的給楊再興續了一杯酒,笑容滿面。
“沈將軍,你笑什麼?”楊再興不解的問道。
沈從搖頭,沒有解釋,端起酒杯笑著說道:“共飲此杯,賀楊校尉新晉校尉軍銜!大宋再填一名虎將!”
他在笑。
這一切背後的博弈,岳飛的那巧妙的考量,官家似乎一無所知,單純的以為岳飛是看不慣孫翊。
不過這樣也好,這些齷齪的事,讓官家看多了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