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在北宋的時候,還只是煙花。
並不是沒有人意識到它的威力,只不過火藥成分不明,火藥的工序和種種生產,都有很大的弊病,並不能作為軍事用途。
但是火藥只是煙花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們並不知道火藥在軍事上的運用到底有何種意義,所以整個產業鏈並沒有形成。
這就導致了火藥,直到南宋的時候,才開始大放異彩。
而第一次的運用,就是在陳規手中。
一群散兵遊勇聚集在一個叫李橫的旗幟下,四處搶奪,襲擾城鎮。
李橫帶著他的兵丁攻打德安城,沒成想踢到了鐵板之上。
在這次的戰鬥中,陳規運用他發明的火槍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槍隊,23人操持一杆火槍,長竹竿火槍二十餘條,最終將李橫的部隊打的落花流水。
李橫也人如其名,橫著走出了德安城。
而這種火槍,這種管形火器用長竹竿做成,是由竹管當槍管。
使用前,先把火藥裝在竹筒內,交戰中從尾後點火,以燃燒的火藥噴向敵人,火藥可噴出幾丈遠。
李橫哪裡見過這種天神打雷的場面?
士氣直接歸零,被陳規按在地上摩擦。
當然,在趙桓看來,火藥的運用和武器裝備的運用,其實歸根到底還是人在用他們。
比如南宋的鐵火炮和投石機很強,但是在上層沉迷於狗鬥,沉醉於江南的安逸,不是依舊沒有收復失地?
美國人諾登飛在1878年發明了多管排列步槍,原理是將多根槍管平行排列,用手轉動一個把手,各個槍管後的槍機依序擊發,射速每分鐘350發,射程2000米。
而1883年,也就是光緒九年時,金陵機器製造局,就已經能夠仿製這種機槍了,並且還大批次生產了這種機槍。
名為諾登飛四門神機連珠炮。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大放異彩。
但是有啥用?
蟎清照樣被列強摁在地上摩擦。
當然,為何之後將近五十年的時間裡,整個神州大地上,為什麼一直在用漢陽造的槍械?【注1】
這就得問問運輸大隊大隊長,是怎麼治理國家的了。
陳規這個人很強,並不是他在火藥上的貢獻,而是他在打仗的閒餘時間裡,寫了一本書,名為《守城錄》。
這僅僅只有四卷的書,著重於對守城用兵之道的闡發,是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軍事防禦向的專著。
陳規針對前人城池攻防戰的得失結合自己的軍事實踐,較早提出了“重城濠”、“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槍等城邑防禦戰理論和方法。
要是趙構起用了陳規,趙桓打江南就有的打了。
在系統提供的資料裡,趙桓還看到了了不得的東西,那就是陳規的這本《守城錄》,甚至刻印成版,頒行天下。
作為其他將領守城時的參考和借鑑,諸多將領,將其視作城防術之圭臬(gui nie,此處指標準)。
這本書在系統的積分商城裡是可以兌換的,價值居然高達一分。
對於書籍的評價,也是非常的高。
【陳規在無強力外援的形勢下,能夠與數倍於己之敵,九戰九捷,未嘗一負。】
【其軍事防禦思想堪稱實戰經驗的總結,與諸多紙上談兵的兵書不可同日而語,具備極強的實踐性,陳規的軍事思想,直接指導了順昌保衛戰。也間接的影響了南宋一朝的軍事排程和策略方針。】
辛虧趙構在忙著跑路,沒有注意到陳規這個人,否則把陳規,調到臨安城裡,趙桓豈不是跟趙構打很久?
“陳規,端毅寡言笑,待人和易。以忠義自許,尤好振施。官家要起用他嗎?”李綱問道。
他注意到這個人也是在最近,但是好像官家比自己還要了解此人。
“你準備讓他做什麼?”趙桓饒有興趣的問道。
李綱俯首說道:“計省那邊缺個人員外郎,聽說陳規此人極為喜歡藏書、算學,我準備讓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