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的話有幾分道理,禁軍的確足夠的蠢。
雖然趙桓已經儘量低的限度估計禁軍,可是李綱這句話讓趙桓的確認識到了,他們可能是真的不知道要去哪裡。
他們可不是後世那些初中就接觸了地理課,滿世界都是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沒有接受過任何的教育,他們甚至汴京在哪,都不清楚。
在他們眼中,汴京或許真的在天上。
“李太宰以為如何?”趙桓並不是一個聽不進去勸諫的人,相反他給自己立的人設就是從諫如流。
而且自己現在真的有能力,處理好所有的事,保證處理的結果都是正確的嗎?趙桓覺得自己是個人,而不是個神。
他能做到御駕親征,北伐贏得戰爭的勝利,做的事,並足以自傲。
相比較趙家的皇帝,他可能不是那麼疲軟,在金兵圍城能夠妥善放權,給軍卒以平等的待遇。
這些其實換個二十一世紀的五好青年真的可以做出來。
唯一可以自傲的事,大約就是寧武關頭誓死不退的覺悟。
除此以外,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
能贏下宋金之戰,其實更多的是宋軍軍卒和將帥的功勞,而他自己,起了一個引導和調配的作用。
人啊,貴有自知之明。趙桓很願意聽聽李綱的意見。
“臣以為,編為罪軍,前往平州前線,梟首三級,可抵死罪。”李綱試探的說道。
殺金人?這主意不錯。
“老弱病殘這充作輔軍,修建新關隘,山海關。以抵消無知之罪。”李綱繼續說道。
這是十二萬人啊!
屠刀一出,天下震顫。看似威風,其實傷害的不就是自己基本盤嗎?
“那按著李太宰的意思辦吧。朕原來也沒打算全數殺了他們。朕反覆跟你說,誅首惡,不連坐,不製造恐慌。原來想把他們全部遣散回到原戶籍地,分田做農民的。”趙桓訕訕的說道。
李綱想了半天,才回過味兒來。
感情官家早就打算饒了他們?自己多了幾句嘴,反而這群人需要戴罪立功了……
“還有事嗎?”趙桓問道。
自己這饒了一個李綱,饒了一個汴京城的百姓,饒了一大批軍卒,還有誰可以饒的?
將門那七個雜碎?不是這七個雜碎,這十二萬混吃等死的廢物,絕對不會面臨死亡的威脅。
“臣請誅七門七人,夷九族而警天下!”李綱這次不給人求情,反而請誅國賊。
趙桓看著李綱,這是個忠臣啊!還是給勇於給皇帝背鍋的大臣。
這七人,死是一定要死的,絕殺將門之後的後果,卻由李綱一人肩抗了。
將門絕大多數人是他李綱帶兵,阻殺在了皇宮之內。現在,每家僅剩一人,李綱他還要趕盡殺絕。
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
趙桓忽然想起楊沂中殺蔣小鞠一家的時候,趕盡殺絕的場景。
“那就殺了吧。”趙桓無所謂的搖了搖頭。本來就是要殺的,既然李綱願意背這個鍋,趙桓也願意成全他。
“進殿吧。”趙桓大赦特赦,把絕大多數被裹挾的人從輕處理。
殺人其實沒用,百姓安居樂業,誰願意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