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更願意相信,是因為光線的問題。
“皇兒啊,金兵完顏宗望部已經過了相州。你在汴京可要好生應對,金人可不好對付。一定要重整旗鼓,挫金兵銳氣,還我大宋山河朗朗乾坤!呵呵,朕相信你能做到。”宋徽宗趙佶臉上的笑容愈盛。
他越來越慶幸自己聽從了蔡攸的建議,用著一招金蟬脫殼的計策,將皇帝這個燙手山芋一樣的職位,扔給了自己的兒子。
否則現在面對金兵圍城這個難題的就是自己,金兵兇悍,自己暫避鋒芒,如若對方攻陷汴京,他可以趁勢把都城被滅的責任扔給趙桓。
呵呵。
趙桓心中有一萬句媽麥啤要講,只是他的嗓子不讓他說話。
趙佶說了這麼多,只有個老太監回應,讓他的臉上有些掛不住,把御醫叫到跟前,細細問起趙桓的病情。
御醫誠惶誠恐的說道:“陛下無礙。只是有些驚神之症罷了。開幾服藥服下即可。”
今天是登基大典,卻鬧出了新帝暈厥之事,御醫的心都涼了半截,只希望面前的太上皇不要怪罪。
隨著趙桓醒來,身體一切沒有大礙,除了有些驚神以外,其他安泰。讓御醫心裡稍微輕鬆了一些。
“一定要好生的調理,用藥不要吝惜,如若再有問題,拿你是問!”趙佶嚇了一下御醫,覺得已經無話可說。他心中百般陳雜,最後化成了一句嘆息。
就怕空氣突然安靜,沉悶的氣氛還在醞釀,大殿裡無人說話,都看著趙佶。
這讓趙佶的心裡更不是滋味,他的嘆息倒不是愧疚自己禪讓和臨陣逃脫,而是這皇城裡的繁華再見不知是何時。
“朕明日還要前往蜀中頤養。看你的面色已然無礙。朕還要收拾行裝,就不多待了。”趙佶揮揮手離開。
趙桓想說話,可是嗓子還是火燒火燎的說不出話,這太上皇趙佶原來是要跑路啊!趙桓沒好氣的點了點頭,略帶不滿的看了眼趙佶。
金兵圍困都城,這個天下之主,居然要跑路?!還有這樣的皇帝?
趙佶看著臉色大變,自己這長子居然如此無禮,厲聲問道:“亶兒,若對父皇不滿!就直言無諱!何故做如此不雅之事!此等眼神是何意!”
趙桓投降,這賤人還真是矯情!他眨了眨眼睛,用極為嘶啞的聲音說道:“眼睛疼,眨眨。”
趙佶這才想起來,自己這長子哭的嗓子啞了不說,這眼睛也是哭腫了的。
趙佶的臉色變化了幾下,不知道心裡在想些什麼,揮了揮手,離開了延福宮。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趙桓的狀態也讓他意興闌珊,長嘆一聲離開。
“恭送太上皇!”再次傳來了山呼海喝,震得宮門都在嗡嗡作響。
趙桓目送著趙佶和其餘兩名男子離開,臉上掛著苦笑。
是剛才來訪這仨人,一臉假笑的表演,讓他想起了電視劇裡的面癱臉演技,而且他也不認識這仨人,問啥啥不知道,只好裝傻應對了。
這真是三個皇帝同臺競技,全靠面癱去飆戲。
為首的那個老人是趙佶,也就是這具身體的父親——宋徽宗,親政26年。
這趙佶會畫畫、寫詩、書法、薰香、蹴鞠,書法上獨創瘦金體,真正的書法大家,繪畫大師。
大約來說,就是什麼都會,就是不會做皇帝。
性格膽小怯懦,還好大喜功。還十分懶惰,不喜政事,故重用蔡京、童貫等人禍亂朝綱。
這傢伙,在金兵兵峰直指北宋汴京都城之際,他選擇了罪己詔禪讓皇位,準備跑路。
靖康之恥之後,在金國做俘虜期間,還生下了十四個女兒和四個兒子,當然有四個不是他的種兒。
也因此獲得金槍不倒、寶刀未老、當然是選擇原諒她等成就。而且好像還心懷鬼胎,無法檢視忠誠度。
這是太上皇。一個極品。
長得孔武有力的就是趙構,他現在雖然不是皇帝,但是在兩年後也就是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了,而且現在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原則上天下兵馬都受其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