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賊兵很快就衝到了城牆之下,並快速的架起了雲梯。
城頭上的軍民,雖然居高臨下,佔盡優勢,可是依然沒法阻止得了城下的黃巾軍的這些動作。
“衝!殺上城頭,屠了北海城!”
“只要攻破了城,那麼北海城裡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的,錢財、糧食、女人!”
“只要進了城,那麼我們就不用再待在大山裡風餐露飲了,再也不用過那苦哈哈的日子了。上啊,別愣著,殺!”
黃巾軍中的頭目,他們大聲的喊叫著,督促著下面的黃巾士兵沿著雲梯向城頭上攀爬。
城頭上,官兵以及百姓子弟兵已經沒有了慌亂之態,他們此時也正是士氣高漲的時候。
這個時候,他們也都知道,只要利用城頭上所堆積的那些守城物資來攻擊敵人,讓黃巾賊兵沒有機會殺上城頭,那就是勝利。
城下的黃巾賊兵,他們看上去是多麼的兇惡,但他們殺不上來,再兇狠也沒用,威脅不到自己。
當然了,在這其間,黃巾賊軍當中,也是有不少弓箭手的,他們殺到了城牆之下時,這才懂得利用他們手上的弓箭為登城的黃巾士兵作掩護。
所以,這個時候,城頭上的軍民,他們在攻擊登城的那些黃巾賊軍的同時,還得要注意防箭。
而這時,也體現出了有戰鬥經驗的官兵的作用了。
真正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他們會盯著城下的賊兵,然後不停的叫喊著,指揮著那些子弟兵。什麼時候該從什麼的方位扔下滾石或是檑木,如何及時的避箭等等。
他們言傳身教,教會一般的百姓子弟兵在這樣混亂的戰場上要如何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如何才能自保並殺死敵人。
一個什長,他手下計程車兵已經分到了那些子弟兵中,十人一什的,也就只有三個士兵跟著他了。按要求,他帶著這三個士兵,就要負責約十米距離的城牆段的守城任務。
如果光靠他們這三四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另外調了一什守城預備軍計程車兵來協助他防守城牆。
什長把自己的三個士兵,和那一什人進行了重新分組,基本上就是三人一組這樣子。分成了四組,餘下的兩人,就讓他們負責傳遞訊息,當作是跑腿用。
他們每人帶著兩個子弟兵,幾乎是手把手的帶著他們在作戰。
“小六,小林,不用慌,那些黃巾賊兵也是人,咱們的石頭砸下去,一樣可以砸得他們一個頭破血流。”
“咱們牆垛之外,被架上了一座雲梯,要注意看,他們登上很快,扔石頭準頭可能不行,會被他們避開,這個時候,趕緊抬一根檑木,記住不是往外一扔就完事了,要順著梯子扔下,要不然砸不到人。”
“你在幹嘛呢?別亂扔啊,城牆下的那些黃巾賊兵,不用你們管,自然會有兄弟招呼,你們只盯著雲梯及掛繩。”
“別想著砍斷割斷那掛繩啊,現在來不及,咱們要做的是沉住氣,先把沿著雲梯或繩子爬上來的賊兵打下去,把他們的這一波攻擊打下去了,咱們就有時間來推倒他們的雲梯或者是砍斷掛繩了。”
“都注意啦!盾牌!盾牌兵,防箭!”
城頭上的叫喊聲,並不僅只是這一處,而是整個城頭上都是緊急又有序的叫聲,此起彼伏。
轟隆隆的重物砸擊的聲響,還有慘叫聲,戰鬥從一開始就白熱化。
這個時候,也體現出了有足夠人手守城的好處。
密集的滾石、檑木的砸擊,使得攻城的黃巾賊兵如何的叫囂,可是就是難以攻得上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