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望族,什麼叫名門望族?
孔家便是。又或者說,孔家同樣也是千年世家,孔家自孔子之後,一直都有其孔家的存在。
孔家的孔府,的確也夠氣派。
孔融,字文舉。東漢未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有兄弟七人,孔褒、孔晨、孔謙、孔昱、孔傑、孔樂。
孔融的幾個兄弟,亦非常人,都有他們的突出之處,只不過,孔融少時聰明,有神童之稱,所以,世人皆知孔融之名,反而有些忽略了其餘的兄長。
其中,孔融兄長孔褒,為人忠厚,舉孝廉、闢豫州從事。可惜獲罪早亡,這裡也有一個孔融跟兄長爭死故事,更突出了孔融的名聲。
還有孔昱,他在孔融少時便已經是黨錮名士領袖,後來因黨錮之禍被禁止做官,辭去官職後死於家中。
現在還在世的,有孔融的二兄孔晨、三兄孔謙、五兄孔傑、六兄孔樂。
真正的孔家孔府並不在北海郡城而是在山東曲阜,這裡其實就只是孔融一支在這裡。
孔晨年邁,已經不管事,於一處較為清淨的莊園頤養天年,自然他的兒孫照料。
其三兄孔謙,現為孔氏一族的族長,自然是坐鎮真正的孔家孔府。
倒是孔融的五兄、六兄在北海,為孔融打理一些事務,孔融不在家的時候,都是由兩位兄長主持家中的事務。
這個時候的北海城,其實就是後世的山樂益都縣地區。但這時的北海是作為一個郡城,下轄營陵,安丘,平壽,柳泉,益縣,壽光,平望,饒國,都昌,密鄉,平城,斟縣,淳于,膠陽等縣城。
不過,現在孔融已經是白身,沒有官職,還沒有擔任平原相,所以,此時的北海自然另有郡守等官員。
這北海郡的官府,劉顯同樣也會去拜訪的,畢竟劉顯想要在這北海郡地區經商,也自然是少不了要跟這地方的官府打交道。甚至必要的時候,的確也得要給予他們這些地方官府一定的利益。要不然,這無親無故的,誰會關照你的生意?
在這個時代,想要做點什麼,必須得要打點好一切才行。在經商方面,是沒有那樣所謂的公平公正的環境的。
但這些也並不一定需要劉顯親自一一去拜訪打點,像徐商他們,就足可以代表劉顯去跟官府打交道。當然了,劉顯既然來到了這裡,由劉顯親自出面去跟那些官府官員打交道肯定會更好一些。
只是這一切都先得押後,不用著急。
孔融孔府,在北海郡的確算是一座最大的府邸了。估計比起城主官府都不會少太多。
孔融孔府就在城北區域,孔雪在馬車上為劉顯的馬車指路,很快就到了。
果如孔雪所言,孔府門前還真的相當熱鬧,進進出出幾乎就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府門前的廣場,停滿了馬匹及馬車。
“孔雪妹妹,你們孔府果真不負名門望族之名啊,光看你這府門,不說那對鎮門石雕獅子。就看這進出的人,這還真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看那些人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如不是文人學者打扮,就是氣質華貴之人。”
劉顯先跳下了馬車,再一一扶著兩女下來,站在孔府的大門前,對孔雪說道。
“哼!”孔雪可愛的皺了皺小鼻子,有些不太耐煩的看著那些人道:“劉顯哥哥你可能看走眼了哦,其實這些人當中,大多都是一些沽名釣譽之輩,真正腹中有學問的,其實沒有幾人。”
“哦?還有這樣的情況?”劉顯好奇的問。
“可不是?這世上,真正有學問的人又會有多少?這些人,大多都是衝著爹爹的名望名聲而來的。他們本人,不需要有多少學識學問,但是隻要混進了人家這孔府,能跟人家爹爹同堂飲宴,事後,他們就有了吹噓的本錢。明明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一句話,可到了他們的嘴裡,他們就可以說成了什麼時候到訪孔府,跟人家爹爹同宴,一起談文論詩,暢談大漢時局時勢。再把人家爹爹跟別人所談論的話添油加醋的說出去,這當中真真假假,然後,他們就會成為他們自己圈子裡的名人,倍有面子,也無形中增加了他們個人的名聲名望。”
“這麼虛偽?”劉顯一呆,道:“既然如此,相信以你爹爹那剛直不阿的性格,還有聰明,怎麼會看不到這樣的情況?那麼他又為什麼要讓這些人來你們孔府蹭吃蹭喝還順帶的刷聲望?”
“我爹爹肯定知道這些狀況了,可也不知道人家爹爹是怎麼想的,毫不在意的樣子。爹爹還說,咱們孔府家大業大,不怕會被這些人吃窮。他還說,就當是大浪淘沙,總會有一些人品好學問好的人的。就算是一般人,交好他們也沒有壞處。”
“哦,看來,你爹爹這樣做自然會有他的道理,行了,這孔府也到了,咱們進去吧。”劉顯聽後心裡若有所思,然後讓孔雪帶自己等人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