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吃好吃……哦?到你的那個什麼書院去做先生有錢拿?會有多豐厚?”
吃得滿嘴是油,就差沒把舌頭都吞進去的戲志才,在聽到劉顯說到他的書院去做先生會有豐厚的報酬時,眼睛都有些放亮,停下了吃喝的動作,有些期待的問道。
“志才兄,報酬不是重點……”荀彧臉色一黑,就差沒說咱不認識你的話。
荀彧跟著對劉顯說道:“武勇侯,荀某前來拜會,另外一件事,就是想向你推薦戲志才。他啊,才學的確不在荀某之下,但有時候就是過於不羈,很容易得罪人,所以,總是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如今都快三十了,卻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事做。原本荀某託某的一個侄子荀攸,把戲志才推薦給何進大將軍的,可是……”
“文若,沒啥可是不可是的,戲某就是看不慣何進的做派,一個屠夫而已,他居然還想讓戲某跪下拜他為主?憑什麼?此人空負大將軍之名,卻無半分大將軍的威儀及能力。想想戲某要在他手下做事都會感到彆扭,更不用說,他就是一個扶不上壁的爛泥,最終一事無成一無所得,跟著他混,根本就不會有出路的。不是戲某說你,你也得要勸勸你的那個大侄子,別再何進門下混了。以荀公達的才能,根本就不必投在何進門下,在哪混不了幾口飯吃?”
戲志才打斷了荀彧的話,有些激憤的說起來,反而反過來勸荀彧。
荀攸荀公達?
這個同樣是後來曹操帳下五大謀臣之一。他行事周密,智計百出,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謀士。
現在,按歷史軌跡,荀攸的確跟何進有些關係,後來經何進的舉薦,做了朝廷的黃門侍郎。只是沒有想到,荀攸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投到了何進門下。
而劉顯這時候也明白了,荀彧來找自己的第二件事,就是想向自己引薦這個戲志才。打算為自己的朋友謀一份差事。
這樣的情況,看起來似乎有些意外,但細想,的確也算是在情理當中。
劉顯現在在這洛陽京城,也算是聲名鵲起了,名下有不少產業。所以,有人想來找自己謀一個生計,這些也都是很正常的事。
另外,像荀彧也好,還是戲志才也好,還是荀彧的那個侄子荀攸也好。他們雖然滿腹才學,但是,世人並不是人人都知道。他們也需要生活,需要一個展示他們才學的舞臺。換句話說,就是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吧。可惜,現在的帝王家的大門可不是那麼好進的。
在如今的這個時代,一個人,想要讓自己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的途徑的話,在不能直接進入朝廷的情況之下,就必須要先投靠一些朝中的權臣。如果連權臣都投靠無門的話,那就算是一些地方豪強也好,先投身在地方豪強,再以此為踏板,經引薦,慢慢接近朝廷。
劉顯現在,也算是一個聞名於京城的富貴之家,且關鍵的是劉顯名下有很多賺錢的產業,如果生活佶倨的話,投身劉顯的武勇侯府,跟劉顯混,起碼可以讓生活好過起來。
其實劉顯本人也都不知道。
劉顯接連賺到了那麼多錢,這個朝廷方面,自然是眼紅妒忌,一直都想辦法把劉顯的那些錢財巧取豪奪過去。然後同樣是做經營的人,他們同樣眼紅,但也會羨慕佩服,這部份人,倒不會起易的生出要奪取劉顯的財富的心。因為劉顯的身份地位以及實力都擺在那裡。
而社會百姓方面呢,他們只會驚歎,然後就把劉顯看作是大腿。事實上,現在大漢社會的一般百姓,他們都不知道有多想投入武勇侯府辦事。這個,從劉顯當時公開招募武勇侯府的親兵護衛的情況就可以看得到了。
現在,這個戲志才,他本人是寒門子弟,生活本身就相當的艱苦。但奈何,他本人也自持才學,一般的豪強人家他也看不上眼,不甘伏首為其投效。
轉碾之下,現在才由荀彧把他引薦給劉顯。這個,也算是荀彧還劉顯一個人情吧。還劉顯答應來鶯兒她們到唐家去祝壽獻藝的人情。
兩件事,有分先後,他先請求劉顯,再正式引薦戲志才,如果劉顯不同意讓來鶯兒她們去祝壽獻藝的話,恐怕戲志才也不會同意了。
“現在不說公達的事,先說你的事,如何?如果說武勇侯答應留下你來做事,那你打算投效武勇侯為武勇侯效力麼?”荀彧這時對戲志才說道。
“嘿,如果當真的有豐厚的報酬,讓戲某去武勇侯的柳林城的書院做一個教書先生也不無不可。但戲某可先說好了哦,如果戲某發現跟武勇侯所說的不一致,那麼到時候可別怪戲某不辭而別。”戲志才有些滿不在乎的說道。
“呵呵。”劉顯卻呵呵一笑,搖頭道:“不可!”
“啥?武勇侯你這是什麼意思?是以為戲某沒有做你開設的書院的教書先生的資格?”戲志才臉色一變道。
“哈哈,戲先生先彆著急。我先透露一些東西讓你們知道吧。嗯,蔡邕大人你們認識嗎?或者說聽說過嗎?”劉顯掃視了戲志才和荀彧一眼問道。
“聽說過!”兩人自然聽說過蔡邕,幾乎同聲道。
“鄭玄先生呢?”
“知道,鄭玄先生是經學大師,是集咱們大漢當代經學的集大成者,還是教育大家,另外,農學方面也有極高的造詣。”荀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