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公孫瓚,正是他青年得志,意氣風發的時候,他的身上,還沒有那一種[]一方雄主的風度以及內斂沉實。
再加上,公孫瓚又自持世家子弟的身份,對於劉顯這樣這麼小年紀的少年還真的不怎麼放在眼內。
這個其實也是跟這古時代的那種重農輕商的思想有關係。也就似君子遠庖廚的說法差不多。
世家子弟就是世家子弟,貴族就是貴族,一般平民百姓就是一般平民百姓,奴隸就是奴隸,這些,人分三六九等,分得很清楚。
公孫瓚在公孫家,因為本是庶出的關係,受盡了冷眼,所以,對於這種高低貴賤很清楚瞭解,心裡也分得很清楚。
在他的心裡,如果劉顯單純是以漢室宗親的身份來拜見他,那麼他倒會以禮相待,可是堂堂的一個漢室宗親,卻幹著行商的事,如此,他就不太看得上劉顯了。
當然,在他的心裡面,就算是漢室宗親他也不會放在眼內。因為他的直屬頂頭上官劉虞,他不就是漢室宗親麼?就算是劉虞,只要跟他的理念有衝突,那麼他都不會放在眼內。劉虞的命令,他說抗命就抗命的。劉虞派人來調他退軍返回石北平,他就是不退。公孫瓚始終都認為,對待造反的賊軍,對待背叛大漢的異族人,就一定要堅決的打擊,要徹底的消滅掉。
公孫瓚之所以敢於抗命,那是他現在的確並不缺錢糧。
公孫瓚少年發跡,獲得涿郡太守劉基賞識,取得其女兒為妻之後,經其岳父運作,又拜了幾個師父,後拜盧植,在仕途青雲直上。現在,公孫家也已經接納了公孫瓚,家族扶持。可以說,這些年來,公孫瓚還真的沒有遇到什麼的挫折。
其岳父雖然因為犯事而不再擔任官職,可是還有一定的影響力,起碼還有著豐厚的家底。另,新近公孫瓚又軟硬兼施的獲得了一個大富商效忠,此富商乃是右北平最大的糧米商家,易家。
所以,抗命不遵劉虞的命令,對於他來說,影響並不算是太大。就算劉虞使絆子,不給他的軍馬錢糧,他自己也可以有辦法解決。
其實公孫瓚的政治覺悟也很高,他很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他需要的,就是要牢牢的掌握著手上的軍馬,掌握兵權。同時,他需要戰功,只要他打出威名,那麼下面的軍馬才會更加的服他,願意追隨他。
萬一他聽從調令,退軍返回右北平鎮守的話,那麼他就真的受制於人了。起碼,在這前線,他的軍職是最高的,朝廷的邊關守軍,他都有權調動。可他一旦聽調回去,那麼他就僅只剩下三千騎兵是他的部屬,別的邊關守軍跟他就沒有什麼關係了。到時候,劉虞另外派任一員將領前來,就可以節制那些軍馬。
正因為公孫瓚看到這樣的情況,所以,他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放棄繼續攻打叛軍的。
但是,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寒冬禦寒的問題。
這劉虞卡住了這方面的物資供應,讓公孫瓚也無可奈何。這臨時臨急的,一時半刻也生產不出來啊。不得已,現在公孫瓚也只能夠是跟張純、丘力居的軍馬對持,卻不能主動向他們發起攻擊。
說實在,如果不是公孫瓚早就打得那些異族人害怕,害怕公孫瓚的騎兵的厲害,說不定張純、丘力居他們會反過來進攻公孫瓚了。
此時,劉顯跟他說到了這厚棉衣的事,公孫瓚真的不得不放下姿態,正眼看劉顯了。
公孫瓚總不可能一直如此跟叛軍對持下去的。他抗命不遵,又沒法打敗張純、兵力居的叛軍,那麼劉虞就有可能拿這個來做文章。
你不退兵,又不進攻,留在這裡幹什麼?不退兵,就是不遵從命令;不進攻,就是怯戰畏戰。退又不退戰又不戰,想造反嗎?如此,劉虞就有了由頭再給他下退兵停戰的命令,甚至,還可以向朝廷參公孫瓚一本。這樣一來,朝廷萬一降他的職甚至是撤了他的官職,那麼公孫瓚就不妙了。
所以,公孫瓚必須要進攻,要打敗張純和丘力居。只要打敗了叛軍,立下了戰功,那麼劉虞才會無話可說,奈何不了他什麼。
公孫瓚其實也是一個聰明又機智善辯的人。
他聽劉顯說到和劉虞可以和交易的時候,他也不得不對這個年紀比他小得多的少年另眼相看,因為劉顯也正說中了他的弱點之處。
他心裡倒是相信,假如說劉顯找到了劉虞,那劉虞為了能夠迫使他對其低頭,以後只能聽從劉虞的命令。肯定會收購了劉顯的這些厚棉衣。而到時候,迫得他公孫瓚不得不聽調退軍之後,再拿著這批厚棉衣來收買那些非公孫瓚本部的朝廷邊軍,如此一來,公孫瓚就很難再掌控調動得了那些軍馬。
“哈哈……劉公子,本將軍跟你開開玩笑呢。”公孫瓚臉色一變,展露出一個似很陽光的笑容,笑著道:“本將軍實在是看你太過年少,想要試一試你的心性。不錯,在本將軍面前,依然還能面不改色,淡定自如。你這朋友,我公孫瓚交了。不過,話說回來,既然你已經知道本將軍需要一批厚棉衣給軍士穿上作戰。你還敢如此不給本將軍面子,就不怕本將軍把你留在這裡,扣押住你,直接徵用你的那些貨物?”
公孫瓚還真的很想直接問劉顯,是誰給你這樣的膽子,敢跟本將軍如此說話的。不過,如果是直說的話,恐怕還真的沒法跟劉顯談下去了,所以,就裝作是開玩笑的樣子來問。
“公孫將軍不是那種雞鳴狗盜的人。本公子相信公孫將軍不會強搶。另外,貨物在右北平城內,如果公孫瓚軍需要的話,咱們談妥了,再給將軍送來。再一個,沒有三分三,又豈敢幹這種風險極大的營生?本公子敢走進將軍的軍營,就有把握可以走得出去。”劉顯平靜的對公孫瓚說完,默唸一下太平經,運轉了功法,剎時,劉顯身上的衣服無風自動,無形的真氣外發。
“咦?原來劉公子竟然還是一個練武之人?你的氣息,跟我軍中的一些武將也不分上下了。”公孫瓚感應到了劉顯的真氣展露,訝然的看了劉顯一眼。
劉顯現在勉強差不多算得上是三流武將了,所以,給公孫瓚的感應並不弱。
但比起公孫瓚來,肯定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就武力而言,公孫瓚比劉備還強一些,他屬於三國武將當中,武力處於二流武將巔峰水平的那一部份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