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這是擺明在向他們官府索要好處。
不過,周順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尤其是按劉顯所說的,由別的地方官府來跟劉顯談救濟百姓的糧食問題,如此就可以將原本應該是鉅鹿郡府方面揹負的債務嫁接在那些地方官府的身上。這樣一來,卻也可以離郭典輕鬆一些,要不然,由郭典來揹負這大大數千萬的債備,這壓力的確有點大。
並且,他並不認為劉顯現在的這個要求有什麼過分之處。
要知道,現在整個冀州之地,百業荒廢,加上的確也死了太多人的關係,許多城池有了許多無主產業。這些無主產業,亦可以當作是償還給劉顯的一部份債務,送給劉顯,這也等於是減輕他們官府的負擔。
周順想了想,覺得沒有太大的問題,便同意道:“既然如此,也好吧,我會向郭太守稟明劉公子所說的話。那麼一切就由劉公子你去跟他們談吧。不過,不管如何,郭太守的意思,就是不能再讓各地的百姓活活餓死了。所以,還請劉公子儘可能的滿足一下各地官府的糧食要求。現在我們鉅鹿郡方面,也正在想辦法籌措糧食,相信再過一兩個月,糧食就會從各個地方運送到我們鉅鹿郡,到時候,情況就會緩解了。”
“請周主薄放心,其實就算郭太守沒派你前來說項,本人也早就向各地官府放糧的打算。說到底,本公子也是鉅鹿人,斷不能眼看著那麼多父老鄉親捱餓受凍。”
劉顯說著,想了想道:“另外,也可以告訴郭太守,讓他放心好了,我劉顯雖然是一個商人,可絕對不是黑心商人。跟各地官府商談的時候,也不會坐地起價,不會按這個世道的糧價出售給他們。我的意見,還是跟郭太守前段時間所談的那樣,我用糧食跟各地官府換取一些物資,如此以物換物,或許會更公道一些。”
“如此甚好。這樣的話,那麼不知道劉公子何時去跟各地官府商談這些事兒?”周順身為郭典的太守,他的確也有些替郭典著急。
他跟郭典是一家人,如果鉅鹿出現什麼問題,朝廷要追究責任。恐怕郭典這個太守都得要被撒,如果郭典被撤了,那麼他這個主薄也等於是當到頭了。
鉅鹿郡不能再出事了啊。
“各地官府派了人來楊氏縣。如果周主薄你沒來,我便要去楊氏縣跟他們商談這些事了。”
“哦?那正好,反正周某不來也來了。現在天色還早,不如周某就陪劉公子去見見各地官府的官吏?畢竟各地官府來的不是各地主官,這些官吏未必可以做得主。如果可以的話,周某可以從中幹旋一下,總之不會讓劉公子你吃虧就是了。”
“哈哈,這樣就最好不過了。那好,咱們就先用過午膳,然後就去楊氏縣,如此可好?”
“那就討擾了。”
“周主薄客氣。”
劉顯把黃忠以及村長里正梁濟都叫來作陪,為周順接風洗塵。
這酒過三巡,商談頗歡。
這個也有可能是郭典特意交待了周順,所以周順對劉顯相當的客氣,沒有拿捏架子。
另外,劉顯也從周順的口中獲知一些外界的訊息。
果如劉顯所知道的歷史那般。
朝廷官兵在曲陽打敗了張寶之後,官兵很快就轉進,分別到各處去肅清那些黃巾殘部。
但皇甫嵩身為冀州牧,便留了下來,重心轉移到治理已經被朝廷官兵收復的那些地方的政務上去。
而朱儁則率軍轉至南陽一帶。
而京城方面,自從當初十月份,那些義軍被召到了洛陽,在京師等待了一個多兩個月了,但朝廷方面一直都沒有給一個說法,連那些義軍原本所希冀的賞賜也沒有。
但也不是絕對,一些有關係的,懂得經營鑽營的,還有多少有些錢的義軍首領,他們打點了關係,倒是獲得了一官半職,走馬上任去了。
事實上,現時在京城,已經有了一些半公開的收受賄賂賣官買官的行為。如果那些義軍首領,他們想要獲得一官半職,而又沒有人為他們說項,那麼就只能送禮,給宮中的內侍送禮。
當然,也有一些義軍首領送了禮,卻沒有回覆的。這也是朝中無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