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心懷大暢!心底裡因為母親之死的陰鬱之感也消散了許多。
得到了外叔公梁濟認主,還有了七個勉強算得上了青壯的村民投效,且不管他們能力幾何,忠心幾何,是否能當真的為自己效死。
可這手上畢竟有了可用之人啊,不再是自己一個孤家寡人。要不然,就只和鄭伯、小菁這三人守著這劉府,心裡還真的滲得慌,還真的擔心賊人突降,自己慘遭橫禍。
事實上,如果不能夠獲得梁濟的支援,劉顯的心裡還真考慮過在處理了母親後事之後,自己就得要帶著鄭風及小菁離開這個劉府,另尋一條活路的打算。
只是劉顯也明白,現在的東漢,已經徹底亂了,不管去哪裡都不會安生。
劉顯考慮過,想到自己如果當真的沒有辦法憑自己在這三國立足。那麼,或者他可以去投靠母親對自己所說的先帝的兩個妹妹皇姑姑或那三個女兒公主堂姐。這五女,應該就是劉顯在這個世上跟他血緣關係最為親近的人了。尤其是那兩個皇姑姑,應該會更為親近一些。
另外,其實還有一個去處,就是另一個伯父平原王劉碩那裡。
不過,這個伯父死得比自己父親還早,久不在人世,雖然平原王的封地還在,王府還在,可是,現在的平原王府恐怕早已經物是人非。
這些,並非是原劉顯腦中的記憶,事實上,原劉顯的記憶當中並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東西,基本上都是他在這柳林村所生活的點點滴滴。他的孃親,也並沒有跟他說起父親劉悝以及和劉悝有關的事。
這一切,其實都是劉顯在後現代的時候觀看過的一些歷史書籍方面的記憶。
這的確就是穿越者的福利,現在,劉顯的記憶似乎特別的深刻,尤其是有關於三國當中的人和事,他只要碰到相關的人或事物,就可以記憶得起自己曾經看過的那些書籍裡的記載。
當然,那些書籍上的記載,和真正的歷史史實肯定會有不少出入的,不可能就一定都是史實。。
但作為一個業餘的歷史考古學者,啃過多遍三國演義的三國愛好者,尤其是對三國時期的歷史人志物等等比較感興趣的學者。現在穿越到了這個三國時代,那些三國時期的歷史書籍記憶,就是他最強的金手指。
他記得,平原王府離自己這裡並不算太遠,就在蠡吾博陵,離鉅鹿郡柳林村北面不過是兩百多里遠的地方。這個地方,其實也就是先帝桓帝及自己父親劉悝的故鄉。
現在的平原王府,是由平原王夫人馬氏所主事,這馬氏,即為孝崇博園馬貴人。
這馬貴人,雖然是一個女人,但劉顯估計也是一個能人。因為她直到建安十一年,也就是206年才去世,先帝桓帝所封的平原王的邑國才廢除。
這說明,哪怕是現在大漢動亂或是後來的戰亂,但對她都沒有太大的影響,依然還活得好好的。
只是劉顯也明白,平原王這個伯父不在了,又沒有後人,這個馬貴人還能不能認他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侄子都說不準,更別說劉顯還揹著一個謀逆之後的罪名。
不到萬不得已,劉顯也不會輕易的去投靠這個馬貴人。
至於那五個女人,歷史上就除了先帝的大女兒陽安長公主劉華有較多一些的記述之外,其餘的基本就只有最簡單的記載,就一句話,她們哪一年被封為公主的,以及下嫁給了誰,個別甚至連下嫁的記載都沒有。可以說,現在她們在哪裡,是否在世都不知道。
孃親死前讓劉顯去找這幾個女人幫忙,劉顯想來是行不通的。都是一些女流,能幫得了他什麼?
所以,劉顯始終都覺得還是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