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高緯整頓之後的朝廷行政效率不是一般的快。
早朝頒佈的詔令,幾乎一天之內就由公人傳遍了晉陽。
接著鄴城、幷州、冀州、幽州等重要州郡都依次貼出了公告。
內閣、戶部的屬吏,尚書省的官員,幾乎是一窩蜂一般從晉陽湧出,散往四面八方,用以監督地方行政。
“……天子有令,改三長制為鄉里,重新釐定戶籍、人丁、田畝,不得使一人脫離,凡棄籍脫逃者,下獄!私藏農戶者隱瞞人丁者,殺無赦!詔書言及的各州郡,各地方郡守、屬吏,皆按照中書省下發條陳行事,敢私自篡改條例、違反國朝律令者,殺無赦!”
鄴城,趙彥深坐在首位,眯縫起一雙老眼緊盯著手中的一紙詔令,看了又看,高潤、高貞、王琳、胡長桀等一干重臣坐在下首,不約而同的望著這位坐鎮鄴城的右相,紛紛露出的緊張的神色,他們不知道在重新登記戶籍之後,遠在晉陽的陛下又給他們下達了怎樣的一個命令。
“終於還是到了這一步啊……”
趙彥深一字不落的看完之後,將這份詔令傳給高潤,高潤驚咦了一聲,隱晦地望了高貞一眼,將詔書遞給王琳,王琳接過,一看之下,不由自主的看了高貞一眼,他的神色有些複雜,半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高貞幾乎就要被他們嚇哭了,難道皇兄他是準備下手弄死自己?
正在他抓著靠椅的扶手坐立不安的時候,王琳將詔書遞到了高貞手裡。
“恭喜北平王殿下,得此重用,真是可喜可賀……”
高貞戰戰兢兢開啟一看,發現這是一個調任詔書,命先帝皇五子高貞為冀州刺史、左衛將軍,兼任尚書令,提禁軍兩千,替天子巡視冀、滄、瀛、幽、平諸州。
高貞發現不是他那皇帝哥哥看他不爽要幹掉他,而是讓他做欽差大臣,心裡頓時鬆了一口氣,同時心底有些疑惑,“陛下的這份詔書……賦予我如此重任,不知道所欲為何?”
“陛下要重新校對天下戶籍,故而派殿下替陛下巡視四方,主要,是想要讓殿下好好盯一下地方辦事的進度……哦,詔書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殿下有越過諸官,直接上奏的權責,同樣,遇到緊急事務,也有先斬後奏的權力……比如調動地方郡兵,一部分地方官員的撤換,等等等等,殿下可以先做了再向陛下通報,這份恩寵,實在是難得呀,故而老夫才恭喜殿下……”
高貞自小以聰敏著稱,他只是缺乏經驗,動用他的腦袋瓜想了想,很快抓住了關鍵點。
“陛下這是怕有豪強勢大,阻礙政令實施?”
“然也,若非如此,也沒有什麼理由賦予你如此重大的職權了,前幾個月,你不還總跟我抱怨說在鄴城就是在做冷板凳嗎?現在你有事情做了……”高潤有些戲謔地說道。
“殿下不必感到太緊張,因為據老夫得到的訊息,高平王高仁英和樂平王高仁邕都得到了此等詔令,幾位殿下都是陛下的手足兄弟,得到這種信重也是應該的……”
“哈哈,小王真是不勝惶恐啊……真怕辜負了陛下的信重。”
“沒關係,老夫會派兩位閣臣跟隨殿下的,殿下如若遇事不決,不妨聽一聽他們的意見……”
“小王曉得了,多謝右相厚愛……”
高貞訕訕強笑幾聲,他那裡能不明白陛下和趙彥深這樣做的用意?冀州、幽州一片多豪強,重新釐定戶籍勢必受到這些地頭蛇的重重阻攔,這些勢力在地方經營數十年,還有的甚至是已經存在了數百年的世家,他們的能量大的嚇人,就算是強如朝廷,也不可能僅憑一紙詔書就懾服他們,光靠朝廷派出臣子監督還遠遠不夠,皇帝需要有分量的人物,宗王的身份足夠了。
講真的,他原本以為陛下是出於忌憚,因此才把他留在鄴城坐冷板凳,當然現在也不排除這種可能……在先帝高湛還活著的時候,高貞也是頗得高湛喜愛的,先帝那麼多皇子,親近的沒有幾個,其中一個琅琊王現在貶為了庶人,終身圈禁在王府,他可不想步了高儼的後塵。
一陣唯唯諾諾之後,高貞就連忙下去準備了。
趙彥深抬頭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淡淡開口道:
“此次……關乎到國朝的整個大局,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差池,這次國朝新政,實在是至關重要……陛下雖然在晉陽,可新政的重心,卻在鄴城,所有人,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警惕宵小作亂!”
“王將軍,鄴城禁軍得要隨時待命……不可掉以輕心!”
“好。”
王琳面色凝重的朝右相拱手。
鉛灰色的雲籠罩在相府上空,在座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暴風雨襲來的壓抑感……
所有人心底都在揣測,這一場變革,將把大齊帶向何方呢?
………………
不同於北朝上下的緊張,南朝的達官貴人們似乎總也不知道什麼叫做時間的緊迫,人人到了建康這座城都會沉醉於這滿城迷濛的煙雨。
三月春風似剪刀,春風拂動著街邊的楊柳,吹散了一些寒意。
街上已經有一些美貌的小娘開始換上薄薄的春衫了,置身於這座城,就彷彿置身於極樂天堂之中。
當真是天子腳下,與眾不同,挑開街邊一處閣樓的簾布向外張望,市井繁華、人物端麗,五街十巷、商旅店鋪,都彷彿怕這難得的新晴轉眼間消散,紛紛熱騰起來,街上便是熙熙攘攘,一片太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