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後,吳明徹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無力的說道:
“陛下聖明,臣……無話可說。”
是無話可說,並不是心悅誠服。
陳頊的笑容僵了一瞬,倒也沒有太過在意,揮揮手道:
“你能明白,朕十分欣慰啊,不過你的顧慮朕覺得還是要考慮到的,既然愛卿顧忌齊國,不如就鎮守鎮江吧……呵呵,此次朕已決意攻打江陵,重將齊出,腹心之地無人防守也是不行的。
“愛卿就坐鎮鎮江,警惕北朝如何?”
說的好聽,鎮江兵馬在征戰之時必然被抽調,物資、糧餉、器械也必然要透過這個地方運輸,說白了,一無兵,二無權,名義上吳明徹是去提防北朝的,實際上陳頊是讓他管著大軍的後方,類似於後勤人員的職務。
可想而知,若是章昭達等人真的拿下了江陵,吳明徹一點功勞也撈不到不說,還會被迅速的被皇帝邊緣化。
明面上陳頊對他依舊信任,可卻實實在在的擺了他一道。
這只是皇帝的小小警告,吳明徹若再不識相,恐怕這些臆想的結局就統統都會變成真的了……
“臣遵旨。”吳明徹只能表現得儘量恭順的樣子,哪怕這並非出自於他的本意。
陳頊點點頭,又談笑了幾句,走遠了,吳明徹臉色青黑,但也沒有再說些什麼,只是遠遠的墜在人群后面,大臣之中,徐陵悄然朝後瞥了一眼,故意拖慢了腳步,跟在吳明徹身邊。
“哦,徐尚書……”吳明徹這才注意到徐陵的存在,歉意的拱拱手。
“吳將軍不必多禮,陛下並非猜疑將軍,將軍莫怪才是……”
吳明徹苦笑道:“徐尚書多慮了,吳某人怎敢對陛下不滿?吳某隻是……只是對未來感到一絲憂慮而已……”他看向北面,南風起,霧鎖長河,渡江直上就是江淮了。
“雖然陛下和章將軍不贊同吳將軍的想法,不過老夫倒是覺得吳將軍之言是極有道理的……”
吳明徹目中頓時生出了幾分神采,看著徐陵,道:“徐尚書出使過北朝,對北朝必然也有了一番瞭解,不知道徐尚書如何看待吳某的想法?”
徐陵停了下來,吳明徹也跟著頓住了腳步,只看徐陵雙手負在身後,微風吹得他鬚髮繚亂,半晌,才搖著頭說:“不知道啊……老夫去年渡江北上的時候,齊國正是困頓不堪、民生凋敝,只是今日,老夫卻是不知道了……”
“正如吳將軍所言,齊主年紀輕輕,卻是野心勃勃,值此天下動盪之時,他還能耐下心來先整頓內政,可想而知這就是一個能沉住氣的厲害角色,去年老夫所見所聞,怕是再也不可能在齊國發生了……”
吳明徹深吸了一口氣,“這對於我朝來說可不是個好訊息……”
“是啊,算不上好訊息,”徐陵看著水霧朦朧的江面,思緒翻湧,大齊和陳國是盟友,可說到根子上,還是敵對關係,陳國想要透過大齊和大周的矛盾從中撈取便宜,齊國又何嘗不想呢?現在齊國還騰不出手,但齊國已經在休整,一年後如何?兩年後又會如何?
“老夫不懂征戰,不過覺得吳將軍所言卻有幾分道理,大齊的底子還在,虎死骨立,架子還沒倒,誰也不知道會不會那一天吳將軍的猜測會不會成真……”他此時的面色是無比凝重的,“將來若有機會,老夫定然助上吳將軍一臂之力。”
吳明徹張張嘴,最後道:“如此,就多謝徐尚書了。”徐陵呵呵笑了幾聲,擺了擺手,兩人一齊追上了隊伍。
君子之交寡淡如水,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陳國君臣交談了半天,敲定了一些人事任命的細則,而後陳頊就做出了決斷:“章昭達為一路主帥,率軍八萬,黃法氍為側援,率軍兩萬,章昭達部以程文季、樊毅、孫瑒為副,黃法氍部以任忠、黃詠、徐槾為副。暫時就……先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