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要比以往晚一些,遲緩而熱烈,寒風自北邊凜凜而來,肅殺的氣息籠罩在大地之上。
雲層在頭頂上越積越厚,懷朔大地上,被秋雨浸得鬆軟的黃土也變得同鐵一樣堅硬,道路四下,細流涓涓,曠野之上,哀草枯黃,成群結隊的牧民驅趕著牛羊朝不遠處的關隘邁去。
其中亦有一些農夫模樣的百姓混在其中。皇帝下詔,堅壁清野,命懷朔諸鎮百姓入城躲避,同時,令各大族酋領率眾進入長城以內。大戰將起。
兩匹快馬在道路上並肩疾馳,馬蹄踏在堅硬的地上,濺起許多細碎的石子,不同於披著皮甲,懷裡揣著軍令,背上捆著長弓和短矛的哨騎,這兩個甲士都是正兒八經的邊軍膘騎,威風凜凜。
他們在一個岔路口分道揚鑣,一個往西入城關,一個繼續往南疾馳,一路直抵肆州皇帝御駕所在。
在兩邊趕路的百姓不過抬頭看了一眼,便低下頭去,只是默默埋頭趕路,從天色微明開始,一路便不斷看見三三兩兩結隊的哨騎往南而去。
久在邊地的百姓們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突厥人要來了,經歷過野蠻蹂躪的邊疆百姓知道這些野蠻人有多麼兇狠霸道,當真是百姓如春韭,年年割,年年有。
但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呢?他們根本沒有自保的力量,朝廷來收稅就屈從於朝廷,突厥人來劫掠便逢迎於突厥,每到了此時,狼煙四起之時,他們也只能咬牙默默承受,盼著一閉眼一睜眼的功夫突厥人就自己散去了,一輩子才多長?就有整整半輩子是被劫掠的經歷!
今年格外不同,皇帝陛下終於想起了他在北疆受苦受難的子民,發兵來救他們了!
他們親眼看見了,雄師浩浩蕩蕩如海潮,北上迎敵,無數的軍砦被哨卡被建立了起來,宣稱是奉皇帝詔令,為弔民伐罪而來。
無數的子弟兒郎被軍功所鼓舞,毅然決然從軍入伍。朝廷還派了官吏,將足量的乾糧分發下去,保證他們個個都不被餓死在遷徙的路上。
又往南行七八里路,便可以在道路上看見逶迤的隊伍,北齊為了應對這場可能擴大為全面戰爭的戰役,做出了充足的準備,幾乎傾盡了邊地五州的倉府,又抽出晉州道的儲糧,使民夫押運北上。
為了補給軍資物資更加方便,道路特別整修加寬過,南來的隊伍將寬寬的道路佔的滿滿的,車馬如雲,成千戍卒戍衛,隊伍前面將旗飛揚,有十幾位披甲重騎在前面引路。
如此熱鬧的氣象,在今日場上的諸人當中,甚至連稍稍垂顧一番的心思都沒有,老當益壯的左相也是厚甲,帶著一眾將領一聲不吭的走過。待看到浩浩蕩蕩的流民隊伍,方才眯縫起雙眼,身邊有人說道:
“遷了也有數月了,還不曾完,懷朔諸鎮子民十數萬,要都遷走可著實不容易,正不知陛下做何想,愛惜百姓也不是這麼個愛惜法……原本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和突厥狼騎對上手了,被這一干百姓拽住手腳。寸步不敢前,實在是憋悶。”
“……陛下是極寬仁的,對我等向來推心置腹、願意放權,我看啊,這都是那幫子漢官在背後鼓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哼,樞密院的那些個大官們,都不知道是如何想的,東邊三位都督跟突厥打的如火如荼,安、燕、幽、營、平五州都打出了狗腦子,偏偏留我們在這裡坐冷板凳,真是氣煞人也!”
一開始慕容儼還且聽之,蓄勢待發那麼久被拽住腳,本就讓人不爽,還不許人發發牢騷了?待聽到這些膽大包天的粗坯們開始腹誹陛下和樞密、兵部的大官們,不由得回頭怒瞪一眼,唬得眾人紛紛住了嘴。
左相勒住馬,朝著南邊拱拱手,斜乜著他們,道:“陛下行事,自有深意,爾等不準妄加揣測陛下心意,豈不知禍從口出的道理?仗有你們打的,一個個在這裡聒噪什麼?”
諸將訕訕,到底不敢捋這老丞相的虎鬚,只得唯唯諾諾應是。
慕容儼冷哼一聲,撇過臉去,忽然問道:“塞外二十七部,只得十九部內遷,我數次發調令命他們內遷,卻遲遲不見他們有所舉動,你們說……他們意欲何為?”
“許是……俗務太多,人口太雜,抽不出手來?”有將官硬著頭皮說道。慕容儼聽此,又是冷哼一聲,乾脆不理會他了。這藉口這月以來他聽了好幾遍。
俗務太多?這些驕縱得跟馬匪無異的酋長們能有什麼俗務?難不成還指望他們可以跟中原官員一樣治理百姓麼?明明只是牽上牛羊就走的事情,他們卻個個推三阻四,分明就是心裡有鬼!
無非就是聽說要編戶籍,點人口,怕手頭上的那點人口和與勳貴們相互勾結的事情藏不住罷了!還能有什麼俗務?高思好在朔州藏兵一事,慕容儼也是有耳聞的!
想到此處,慕容儼心中越發不快,目光落在綴在後面的一校尉的身上,招招手道:“德操,你覺得呢?”聽到左相傳喚,不光是那小校尉,就是其他將官也是一怔。
那校尉正是太宰平原王段韶之子段德操,他入伍稍晚一些,臨行前鐵公雞段韶請慕容儼喝酒,只為託付這個兒子,慕容儼當時笑眯眯答應得“好好好”,回頭就找了個理由將段德操蔭封的雲麾將軍銜一路剝成了校尉。段韶差點從晉陽跑來找他算賬,氣得直罵老賊。由此,他們覺得左相和太宰之間有齟齬,故而不待見段太宰的兒子。
段德操見問,慎重地想想,而後說道:“末將覺得,一切理由皆是藉口,他們若願意入關,老早就入關了,就是因為不想入關,這才推三阻四……”
慕容儼沉沉地嘆了一氣,捋著鬍子道:“事情很難辦啊……朝廷徵召他們他們不聽,糧食財帛照單全拿卻始終不肯挪步,恐怕是見突厥勢大,準備和突厥人勾結成一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