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拿著自己的准考證明去了前苑,透過第一場考試的要重新取證,分配下一個考場。
很快第二場考舉也拉開了帷幕,考經學。
祖珽原以為會很容易就透過,結果發現經學還要比算學要更加難一些。
這已經不是尋常經學考察方面的背誦問題了,裡面很多題目都需要思考、理解。
而且很多題目都來自於經書中某個不起眼,尋常根本不會注意到的地方!
題目五花八門,而且繁雜,足足有一百多道!
祖珽從小閱遍群書,且記憶力、理解能力超乎常人,這些題目他是不怕的。
但是題目實在是太多了一些,這對於他的眼睛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
但祖珽還是堅持答完了題目,這次又是踩著點。他聽著身邊一片哀嚎的聲音,心若止水,
【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才是真金!】
第二場毫無疑問的過了,祖珽馬上又要準備第三場時政。
時政和前兩次考試比起來簡直不要太簡單,無非就是講述一些朝廷這些年一些政策的好處和弊端以及鄰國的動向之類的。
當然,該拍的馬匹還是要拍,批評也不能太過激烈,好處和弊端都要寫得清楚明白,這才是考試的靈魂所在。
高緯準備這道題目,其實就和高中文科生的政治考試一樣,答出多少個點,只要言之有理便可以酌情給分。
祖珽很快就領會了這場考試的精髓所在,將自己的想法一條條列舉,寫滿了卷子,要不是考試時間不多還有卷子限制他還可以寫下去!
結果第三場他又過了,終於等來了第四場考試,考策問。
祖珽思索了一夜,想到了各種可能考問的方面,
【今上有勵精圖治、橫掃天下的雄心,這次策問,想必會問如何壯大國家的力量。
但是朝堂此時情況實在堪輿,勳臣世家對立、鮮卑人欺壓漢人、朝廷過於依賴鮮卑人導致賦稅過重民不聊生、世家豪族在地方掌控力過大、下層官吏貪腐過重、泰山郡亂民謀反……這些都是問題!
今上雖然懲治了貪腐,誅殺了亂黨,還初步安插了漢人的力量,可是這些還遠遠不夠。
漢人地位依舊低下,吏治還是存在普遍的腐敗問題,
遠的不說,這次考舉勝出五十餘人可以安置,但是以後呢?
以後錄取的人不安排在地方安排在那裡?
可如今朝廷只有任命地方主官的權力,比如任命縣守郡守,
可是一些有實權的小吏卻是由當地世家豪族把控的,朝廷對於地方的影響力遠遠不足!
並不足以做到高度集權!
該怎麼辦呢?怎麼辦才好……】
祖珽思索了一夜,第二日依然精神抖擻,看見考卷的時候只見卷面上只有一個問題:“強國策!”
祖珽微微一笑,自信的提起毛筆,飽蘸墨水,在潔白的紙面上工整的寫下自己準備了一夜的腹稿。
【這次考舉的佼佼者,定是我祖珽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