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看著他。
“四成……”祖珽降低了兩成。
鄭宇這才點點頭,道:“把握少了點呀……”
祖珽倒也不介意被戳穿,壓下了腰,舒展了一會兒筋骨,
“這世上那裡有十成把握的事情?這種好事,難道還輪得到你我去做嗎?
有超過二成的把握,就值得老夫去冒一回險,況且,咱們的贏面還是很大的。”
“南陽王、和上洛王都聽你的?”
“倒不是這樣……只不過以老夫打前鋒而已……”
“你不怕這火燒到自己?”
祖珽怔了一下,苦笑一聲:“怕呀,可怕也得做……你不會想在我背後捅刀子吧?”
祖珽滿臉狐疑,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
鄭宇瞥了他一眼,“我要爭,自然會光明正大的跟你爭,我知道你惦記著元輔宰相的位置,我同樣惦記,可我不會在這個時候使這種下三濫的手段……放心吧,你的後路我撐著,誰敢背後捅刀子,老夫都會啐他一臉!”
祖珽頗有些感動,拱拱手道:“那就多謝鄭兄了。”
“客氣……”
在沒有趙彥深坐鎮的時候,支撐著內閣中樞的兩位巨頭在外部壓力之下,就這麼無聲無息地統一了戰線。
…………
呂梁山還在下雪。
沒完沒了的。
獵宮之內也在忙忙碌碌……
“……地方的治權總算是收回來了,陛下明旨下發之後,各州郡也不敢不響應中樞,大事已成……”
顏之推欣喜地讚道。
“大事已成?”高緯面無表情,沒有多喜悅,他提筆蘸飽了紅墨,在硃紅色的批示之上又添了幾筆,“……地方倒是順從,可中樞那邊還不大穩定……”
“陛下得天時地利人和,必然會一舉功成,些許個跳樑小醜,又算得了什麼?”
“只是一些嗎?”高緯想了想,笑了一下,卻道:“你低估了六鎮,即便朕也自覺大勢在握,可不也不敢遠離晉陽?”
“……這,陛下參照文宣舊事,或可起到整頓朝綱的作用……”
高洋建立北齊之後,也整頓過官制。當時地方上的官吏太多,人浮於事,又加劇了農民的負擔。於是他採納一些大臣的建議,削去一批州、郡建制。這樣,全國的官吏一下子就減少了幾萬人,貪汙腐化現象大大減少,農民們的負擔也減輕了很多。
為了遏制官場跑官之風,高洋極具創造性地下令在官府上備上一根木棒凡有跑官要官者,不問青紅皂白,一概亂棒打死再說。高洋素以嚴斷臨下,加之默識強記,百僚戰慄,不敢為非,文武近臣,朝不謀夕。
朝政上,高洋在位期間雖然自己奢侈,但始終反對貪汙,對於貪汙的大臣處理嚴酷。高洋所揀選的大臣們一般都清正廉潔,將國家治理得非常好。
“顯祖卻是雄才大略之君,他的一番功業,朕至今嚮往……”高緯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可顯祖雖明,但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顯祖死後,那些人反彈,之前的中興幹臣也個個遭難,一切政策也都人亡政消,朝局變得比之前更加惡劣……不過你說的有一點是對的……”
薄淡的天光從頭頂照下,熱氣吹開了降下的雪花,寒氣撲入,令人精神一爽……天光下,皇帝的身影單薄而挺拔,他捺下了最後一筆。
“生於憂患,亡於耽樂……亂世,當用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