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律光、高長恭出征,高緯並不想過多依賴晉陽的力量,這是高緯展示肌肉的好機會,所以對他們大力支援是必須的。但是這樣一來,鄴城的軍事力量就大大的縮水,鄴城禁軍原本就只在三五萬之數,在斛律光、高長恭、高延宗、段深接連抽調之後,只剩下八千餘人。還好徵兵原本就是高緯賑災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所以這個時候,他就能順利成章的擴充兵力。
“在鄴城,還有河北其他地方,朝廷手裡還掌握著一些官田,我們效仿對面的制度,讓他們半日屯田、半日練兵,儘快實現自給自足……南朝答應的百萬石糧草已經到達秦郡,朝廷手裡還有一些錢糧,足夠支撐到年底,那個時候,我們就算是熬出頭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效仿宇文泰,實行府軍制?”王琳想了想,問道。
“對……,但是也不對。”高緯道:“朕這個府兵制,和他們的可不一樣……”
“宇文泰的府兵,僅僅為拉攏漢人豪族,壯大國力而生,但是,他們並沒有完整的編制和制度,漏洞百出……朕不光要實行此制,還要將府兵編入戶籍,編入各軍編制,將他們,徹底掌控在朝廷的手中……!”
早期府兵包括鮮卑兵、關隴軍戶、關隴豪後所領鄉兵,沒有一般民戶。府兵另附軍籍,不編入民籍,不負擔賦稅,平時半月訓練,半月宿衛,戰時出征。北周武帝時,將府兵徵召物件擴大至上等民戶,後又擴大至一般民戶。由於府兵可以免除賦稅,人們紛紛應召,北周府兵也由此直線上升,至滅北齊時,已有府兵四十萬人。
宇文泰靠著投靠元修西奔的鮮卑勢力難以和高歡抗衡,所以在西魏的鮮卑力量幾乎被東魏消耗殆盡的時候,宇文泰不得已起用了漢人豪族的勢力,八柱國也運勢而生,形成了勢大難制、皇帝輪流坐的關隴集團。
但不管怎麼說,府兵制大大的壯大了北周的軍力和國力,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此消彼長,北周滅亡北齊成為了必然之事。目前來看,沒有什麼是比府兵制更能在短時間壯大軍力的政策。至於北周怎麼看……呵,你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你申請專利了沒有?
本來,府兵制就是根據北魏軍制演化而來的,高緯自己也可以根據它做出調整,“三年一揀點以補充缺額,將年滿退役的軍士裁撤回家,就……十七到四十二歲吧。服役期間,軍士免除其他徭役,免除賦稅,軍資、武器、糧食,皆由朝廷負擔!”隋唐的府兵制,軍士要自備衣物,自備乾糧武器。
“軍士不得隨意出入駐紮地界,平時務農,農閒練兵,若有戰事,準備出征!”
“還得立出個法度……”高緯沉吟道:“參照前制及周國軍制,將府兵分為十六軍,就以國都為例,禁軍宿衛換防……百里外五番,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每番一個月……,兩千裡外九番,每番兩個月……”
意思就是各府內兵士分組,五人一組,輪流在鄴城宿衛,以此類推。
“十六軍,分為內外兩府,內府四軍必須番上宿衛,其餘州郡……可納資代役……”
“府兵鎮將,由朝廷直接任命,由十六衛將軍統帥,調遣時,必須拿到皇帝及樞密院下發文書,還有……兵部發放的魚符,戰爭結束,則歸於朝……”
這樣,就避免了手下將領擁兵自重。
北周壯大並不是沒有道理,拋開他們的內政遠比北齊更加清明不說,他們的制度也要超過北齊。一個國家強大或者是衰落,其根本緣由,永遠都是制度和內政,制度先進,政治清明,國家就能強大,凡之,就會有各種矛盾內耗發生。
為什麼要變法?因為過去適用的法令已經不適合當前,窮則變,變則通,這是亙古不變的強國之道。
北齊的上上下下,從朝廷到地方,這個時候的政策和體制,在高緯看來就是一個漏洞百出的大篩子。但他的這個身份註定了他不能夠開展從下至上、徹徹底底的改革。而從上而下,又有太多的侷限性,所以他也只能小心翼翼的保持朝堂上的平衡,如同走鋼絲一般,細水長流,一點一點將國家的弊病剔除。
這是一條很艱難的路。可是他別無選擇。
“但是府兵也有其侷限性……”高緯想了想,接著補充道:“其一,府兵訓練方式單一,且還要務農,不夠專業,不能將個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你看看,周軍雖然戰鬥素質不錯,但是碰到晉陽,精銳,很容易就會被打敗,為什麼?因為他們並不是專事打仗之人……註定了發展會有極限……”
“再有,若是戰事頻繁、防禦線過長、兵役繁重,兵士往往被強留下來……逃亡不可避免……,其次,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阻止土地兼併,若是可用於屯兵種田的土地越來越少,那麼府兵就會失去經濟基礎,那樣的話,朝廷想要徵兵就更加困難了……”
“雖然在朕有生之年內,天下還不至於到這一步,但是,朕以為,很有必要提早做準備……”高緯說:“朕打算,在開展府兵制的同時,再行募兵制度,就是,花錢,招募自願參軍的人來當兵,不種田,專司訓練和打仗……!”
高緯又笑了笑,“當然,朕現在就是想,也沒有那個條件,條件不允許……,朕的私庫空的都已經可以跑耗子了,要是現在跟鄭宇說,朕會讓他的唾沫給淹死……”
高緯頗有滄桑之感的一嘆,“且等來年吧……”
而王琳早已震驚的說不出話來,這個問題如果是他來想,大概也就是如何佈防,如何更好更有效率的訓練這些兵,但是高緯,他是站在制度、站在國家根本上考慮問題。這就是皇帝和臣子的差距?
高緯回頭對王琳道:“這禁軍完全是由朕在掌控,你可以放心操練、佈置,不會有人來掣肘,這兵事……說實話,朕不是很懂,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王卿你這種專業的人去做……”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有朕給你頂著呢……還有,朕給你安排了一個下屬,就是剛剛襲爵的燕郡公,慕容三藏……,呵呵,開國功勳之子,明日會來你這裡點卯,他還年輕,你多管管……”
慕容家這些年逐漸勢微,慕容三藏的兄長慕容士肅參與謀反,想推翻高澄,結果被誅殺。結果就是慕容家的狀況雪上加霜,還好有慕容三藏在,可以撐起門戶。一個逐漸式微的勳貴家族根本不介意抱一抱皇帝的大腿,……這個年輕人又能力不俗,武略出眾,高緯覺得自己可以用他。
一來,鉗制王琳,另一面,也是愛惜人才。皇帝都這麼客氣的說了,王琳還能拒絕嗎?皇帝的面子他得給,於是王琳點頭道:“臣明白了,請陛下放心……”
“你辦事,朕自然是放心的。”高緯客套話也是張口就來,“行了,看也看過了,朕先回宮了,你記得明日上朝,正式上任。”
“……”王琳半晌無言,感覺自己接手了一個麻煩的爛攤子……
果然餡餅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五六萬人的操練、整合……,這是要累死他老王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