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有賞,過有罰,死傷有撫卹。
無論鮮卑、漢、與高車,一視同仁,等同視之。
絕不以族類區分,厚此薄彼。
有違此誓,天厭之!
下方喧囂起了一片熱潮,所有兵士都懵了,這是什麼情況?
皇帝當眾立誓,要將漢人、鮮卑一視同仁?
鮮卑士兵譁然,要知道行軍打仗向來都是鮮卑人的專利,漢人不過負責戍邊還有種田罷了。
漢人也訝異,高家皇族向來都有很嚴重的鮮卑情節,這個他們是知道的。
今日皇帝立誓要將鮮卑與漢一視同仁?
還不等他們做出什麼反應,高緯又丟擲了一個重磅炸彈:
“自今日始,大齊將招收漢人從軍入伍,與鮮卑勇士一同選拔,透過考核,則可入軍中,一切待遇,暫稍次鮮卑一等!”
“但凡參軍,家中老小,皆脫奴籍!”
“參軍入伍者,家中減免賦稅,在戰中不幸陣亡或傷殘者,給予撫卹,田二十畝,銀二兩,絹三匹!”
“家中有軍士出征的人家,受地方郡縣優先庇護,凡私自上門侵害兵士家屬者,立斬不赦!”
“只要你們一日是兵,汝等妻子家小,吾養之!”
滿朝譁然,下方四萬人就如同沸騰了一般,那方陣擺出的如山威嚴被高緯幾番話一掃而空!
這就不止是漢人了,連鮮卑士卒也動容不已,說實話,如此優厚的撫卹和待遇,他們也是聞所未聞。
要不是軍中待遇不咋地,他們還會去給勳臣做打手嗎?
這下沒有人再糾結心中那份鮮卑人的驕傲了,每個人都望向高臺上的皇帝,這一刻高緯在他們心目中比左相還要威嚴。
漢人士卒也是激動不已,自北齊建立以來,大肆選用鮮卑士卒,漢兵根本就沒有上升進階的途徑。功名馬上求,這個誰不知道?可是他們從一開始就因為漢人的身份而註定與軍功無緣,因為軍中上層皆是鮮卑,漢人無出頭之路,而如今不一樣了,漢人也可以征戰沙場博取功名了!
更別提,他們曾經只是世家豪族養的私兵,看家護院的存在,這輩子原本要為奴為婢度過,卻不料有如此機遇!
現在他們不再羨慕那些被世家留下的人了,一個是奴籍一個是軍爺,待遇也許好不了多少,也不比世家裡待的舒服,但是名聲上卻是一個天一個地!
他們也可以去戰場上立功,光耀門楣了!
如此好的待遇,如此高的撫卹,可以說做夢也沒想到,更別提,皇帝金口玉言,參軍者全家脫離奴籍。
這意味著他們再也不用跟在世家底下為奴為婢!
人都是這樣,不為自己計,總要為子孫後代計吧?
他們自己願意跟在世家做死士,因為他們是家僕,是世家從小就培養的私軍,可他們願意自己的孩子也跟著他們一樣,為人奴僕嗎?
但凡有一絲希望,便不會有多少人願意為僕,總要為子孫博出一條路來!
朝堂內的世家子弟則微微變色,他們幫助高緯,是因為高緯對河北世家開放了朝廷補缺的名額,讓更多優秀的世家子弟可以躋身仕途,以往勳貴們把持朝堂的時候,世家是沒有多少這個機會的,所以世家投桃報李,捐助了大量的錢糧財帛,還將族中私軍給抽出一半給皇帝呼叫。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家中子弟進入朝堂,做出一番成績,不僅會大大的提升家族地位,還可以擴大世家的影響力。
錢糧財帛,沒了也就沒了,名望和長遠利益才是他們最看中的東西。
而且,那些私兵,他們的賣身契還有家人的賣身契都還捏在自己手裡,說到底還不是世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