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門主張有教無類,故而所收弟子甚雜,但有一條鐵律便是所有門人出山後均不得自稱是虛無門人◎此江湖上並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門派,直到某一天地澤先生帶著弟子下山遊歷才慢慢揭開了虛無門神秘的面紗。
當時虛無門兩大高手天璣先生和地澤先生在教授弟子上產生分歧§璣先生主抓天資聰穎的弟子,而地澤先生則堅持只要有心學習便要教授。而師祖過世前又並未指定掌門人,天璣先生便擅自做主掌管藏書洞秘鑰,沒有他的命令任何弟子不得進入藏書洞〖在限制地澤先生的門人,此舉惹得兩邊弟子酬不和。
以天璣先生為首的一脈人駐守閬山虛無門大本營,成立天干。地澤先生無奈之下另立山頭,在閬山以西一帶成立地支〗派弟子明爭暗鬥數年,終於內耗的人才凋敝。後來兩位掌門商議,每十年比武一次,勝出者執掌虛無門秘鑰。
第一個十年天璣先生勝出,第二個十年地澤先生勝出≯見著第三個十年之約將近,而兩位掌門的武功都已趨化境,實在難分勝負§璣先生提議,往後都由兩脈弟子比試決出勝負,這是考驗他們教導徒弟的本領。地澤先生也同意這個提議,當時他已經頑疾纏身,能有此提議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天干有四象,地支也有十二聖賢,論實力本應是不分伯仲。可偏在比試的關鍵時刻,地支一脈最優秀的弟子周博然卻因為偷煉寒冥掌而走火入魔。寒冥掌陰毒無比,雖然威力無窮卻也會自傷其身,地澤先生將其列為**,下令禁止弟子修煉。可偏偏又不忍心將其銷燬,於是將秘籍藏於築書樓內,派弟子輪流看守。
十年之約轉瞬將至,地支眾弟子中除了周博然實在難有能敵過天璣先生四大弟子之人,偏偏他急功近利,還覬覦寒冥掌。而段銘風雖然武藝高強,卻是地澤先生的掛名師弟,不能代表地支一脈出戰∞奈之下只好再向天璣先生商量改變規則,仍由他們比武一決勝負。
天璣先生不知師弟為何又臨時變卦?想著應該是地支無人能代表出戰,早就說過要選有天資、靈根的弟子教授←自然是不能同意地澤先生所請“思著近來葉如是和獨孤九卿的優良表現,又想向他展示自己教導徒弟遠勝於他,又道:“師弟,不如這樣吧,我就派座下四大弟子以四對一與你比試,一百招內你能勝出便判地支贏,如若不然就算是我天干贏,你覺得如何?”
地澤先生畢竟是前輩,他若出手天璣先生的四大弟子必敗無疑,但是師兄他怎麼會想出這樣的辦法?讓人不得不顧慮。“師弟不願意?”天璣先生問道∑乎已經輪不到他討價還價了,地澤先生唯有應道:“就依師兄所言。”
比武當日,天璣先生還邀請了幾位武林中人前來觀戰,做個見證′中就有先代少林方丈,他還帶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妙塵前來。還有一位便是觀音廟的焚滅師太,也是在這一行,妙塵知道了觀音廟的存在,也知道了焚滅師太的大名。
這場曠世之戰,天干與地支的好多弟子都在,他們都想瞧瞧對方的實力。可惜段銘風正在閉關未能前來,而周博然則是在養傷,也未能前來。
獨孤九卿亮相八合六穀掌,威力驚人,每一掌都直擊對方要穴,一掌之中包含八八六十四種巧勁,實在是精妙絕倫。地澤先生從容接招,不知為何對方的掌法很像出自地支一脈,不過大家同屬虛無門,地澤先生也沒多想。
葉如是輔助打出無相手,配以大袖乾坤,防禦堪稱完美。姐妹兩一攻一守,相得益彰,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有孔暮雲的狂煞掌和孟軒轅的驚鴻指相助,而四人站位形成“春夏秋冬”的四季之相,戰法甚是高明。此乃天干不傳之秘陣——四時生滅陣,寓意為四時之始終,萬物之祖宗。
神風吹呼,春生萬物生;聖火照耀,夏榮萬物茂;隱雷悶響,秋枯萬物息;疾電閃現,冬滅萬物亡。獨孤九卿四人配合默契,四時生滅陣時而給人生機,時而使人陷入絕境,掌影穿梭,利捷橫竟將地澤先生打入窩境地,觀戰的地支弟子不由自主的捏把汗,天璣先生自然萬分得意。
焚滅師太自以為觀音廟陣法無人能敵,今日所見四時生滅陣才知人外有人〔因今日之所見所聞為日後創出七絕襟打下基礎。此陣是從天意四時之中感悟所得,而七絕襟則是從天意四靈的二十八星宿中領悟所出。
如此境況,地澤先生始料未及,不過對面的四人內力欠缺,他只要使出天地神功,逆轉周天之氣對準功力稍弱的孟軒轅,必能破除陣法』,孟軒轅只有十六歲便有此功力,遠勝於自己門下的十二弟子,這場比試怎麼看都是他輸。
地澤先生凝聚功力奮力一掌將四人盪開,嘆道:“師兄果然更勝一籌,教的一班好徒弟,師弟認輸。”天璣先生露出滿意的笑容,坦然接受掌門秘鑰。從此以後,天干四象之名盛傳,漸漸地演變成了武林四象,很多人以為這只是傳說,但有少林為證,他們的存在就是鐵一般的事實。
地澤先生回山後日夜督促弟子們練功,可始終不能做到如武林四象那般出色。久而久之,鬱結於心,終於頑疾爆發而終。地澤先生臨終前將掌門之位傳給了小師叔段銘風,這是誰都沒想到的。
當初姚觀音還向掌門進言,說周博然適合做掌門。地澤先生有考慮過,不過思及他偷學寒冥掌之事終是無法釋懷′然周博然解釋說那是為了贏得與天干弟子的比試,他才冒險偷學寒冥掌的,但有這樣的心思,他們便已經敗了。
段銘風武功卓越,對先輩所創武學有著自己的見地,還能改造創新,將每門功法都盡善盡美,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指點所有弟子進步飛速,除了周博然‰知武學之道不進則退,可那時周博然還陷在沒有當上掌門的苦悶之中,偏偏他又慣會偽裝,眾人不識其真面目。
一日,段銘風在院中練掌,大弟子徐青言疑惑道:“這不是天干弟子獨孤九卿所使的掌法嗎?怎麼掌門也會?”周博然恰巧經過,被他聽到大師兄嘀咕,便問道:“大師兄,你說這是天干的武功?”
徐青言不敢胡亂猜想,辯解道:“許是掌門在研究制衡天干一脈的武功也不一定。”天干、地支兩派早有言明,不可互相偷學對方武功,這話要是傳出去可是要出大亂子的,徐青言不敢多逗留,急忙離開。
直覺卻告訴周博然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經過連日來的觀察,竟被他知悉了段銘風和獨孤九卿的私情,更是瞭解到獨孤九卿的大部分武功均由段銘風所授,當下氣憤不已,心生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