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會議的是州長雷利·溫士頓先生。眾所周知,州長先生不喜歡奧爾巴尼,獨愛紐約市。
自州長先生履任以來,在奧爾巴尼一共都沒呆超過一個月。在紐約市,市長的存在感實在不怎麼強。
市政廳說召開釋出會,往往不是市長有什麼新規定,而是州長。除了州長先生之外,媒體還注意到,紐約市長,憑藉教育理念當選的議員,教育部官員,幾家教師工會負責人悉數到場。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他們不認識的人,都站在州長身後。看來這場釋出會是跟教育部有關的!
接下來州長先生的發言肯定了他們的猜測。溫士頓站在臺上,抬頭面對場下密密麻麻的記者,脫稿發言,宣佈對紐約部分教育規定進行改革。
本次改革主要包括兩點:提高教育撥款,以及規範、約束學生。溫士頓先講述了自己的調研經歷。
他提起自己曾前往多所學校進行調研,目標包含小學、中學跟大學各個年級,包括社群學校,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等不同種類,其考察範圍之廣,幾乎包含了聯邦境內可能出現的所有學校。
根據他的觀察,社群學校的情況簡直慘不忍睹。
“xxx社群學校是一所包含全部中學年級的學校。名冊上共有學生五百七十八名,但實際在校人數不足三分之一,這還只是上午。”溫士頓指了指背後的投影,上面有他拍攝的影像資料。
“從第一節課開始,就陸陸續續有學生離開學校,等到下午放學,我大致數了數,堅持到最後的竟然只有不到一百名學生!”溫士頓又向記者們展示了幾組圖片,是社群學校裡的真實情況。
牆壁到處都是塗鴉,廁所瓷磚大面積脫落,教室亂七八糟,課桌五顏六色,缺胳膊少腿,黑板甚至還有一塊是裂開的。
社群學校的教學環境十分惡劣,不要說運動場,綠化這類東西了,連教學樓都十分老舊,看起來就是一棟及及可危的危房。
隨後他又展示了一組貴族學校的圖片,裡面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學生們穿著統一的服裝,文質彬彬,看起來就很有精英範兒。
社群學校當然不可能全都是溫士頓展現的這樣老舊,事實上作為世界大都市,紐約不少社群學校環境都很不錯,並不輸於部分貴族學校。
之所以挑選這所最破舊的,開在貧民窟的社群學校,目的就是為了讓其跟貴族學校形成強烈的反差。
這所貴族學校也是溫士頓精心挑選的,他去過的幾所裡最好的一個。
“改變迫在眉睫!”溫士頓凝重地說道
“孩子們無心上課,比起在教室裡,他們更願意到街上去。”
“他們本應將精力花在學校裡……”
“本次提高教育撥款,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呆在本該屬於他們的地方,讓孩子們為他們自己的未來負責。”除此之外,溫士頓還公佈了有關規範學生的方案。
這些都是溫士頓的幕僚團隊給出的。溫士頓說了很多,看起來很激動。
等他說完,又輪到紐約市長髮言,然後是教育部,教師工會,幾位社群學校校長,老師代表,家長代表……等一圈兒發言下來,已經是近兩個小時以後了。
終於輪到記者提問時間!兩個小時的發言並沒有讓記者們昏昏欲睡,相反,在聽到溫士頓說將提高教育撥款,改革教育時,所有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瞬間打起了精神。
就像曾經布魯克林跟溫士頓討論的那樣,聯邦的教育弊病由來已久,不光他們倆知道,記者們早就知道。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弊病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否則也不會一直到現在都沒人解決。
聯邦人看不出教育弊病嗎?不是看不出,而是無力解決。終於有人要站出來向教育揮刀了嗎?
——儘管溫士頓已經足夠小心謹慎,只選取了教育改革方案裡最溫和最不起眼的兩條出來,並加以包裝。
但改革就是改革,本質是無法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