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魯克林個人態度出發,辯訴交易簡直就是毒瘤。以他一貫的風格,他是巴不得辯訴交易被取締的。
但現在他不是代表自己在表決,他是在代表支援他的人。他的表決也不是給自己看的。
就像約翰·曼寧提醒他的那樣,這是給支援跟觀望的人看的。他的態度已經無法決定事情走向,有他沒他,哈佛派最終的決定都將是全力反對取締辯訴交易。
但他投的反對票將向外界釋放一個訊號,他不會侵犯自己人的利益。布魯克林的陣營處於草創階段,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屬於己方陣營,這時候布魯克林選擇多多益善,不管道同不同,先把人弄進來再說。
這樣會讓支援他的人的成分變得駁雜,素質良莠不齊,但也可以迅速擴充力量,讓自己像吹氣球一樣,一夕之間膨脹長大。
至於剔除雜質,那是之後的工作。結束通話約翰·曼寧的電話,布魯克林開啟個人社交賬號,釋出了一條新的動態,表態反對取締辯訴交易。
做完這些,他又給威爾·麥克沃尹打了電話,準備上節目,在公眾面前正式表態。
布魯克林的突然發聲很快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他的態度令人大跌眼鏡!
渴望透過布魯克林爭取哈佛支援的反對派傻眼了。他們不太明白,為什麼布魯克林突然轉性,一改往日嚴苛的態度,竟然選擇支援辯訴交易!
對待有罪者態度嚴苛,對犯罪行為零容忍一直是外界貼在布魯克林身上的重要標籤。
而過往布魯克林審理的判例也在一遍一遍地印證著這一點。正是基於此,反對派才會選擇這個時機表態,掀起辯訴交易之爭。
結果他們爭的熱火朝天,身後援軍突然反水了!晚間,當布魯克林參與的節目被加急播放後,辯訴交易之爭徹底混亂了。
布魯克林在節目中旗幟鮮明地表態反對取締辯訴交易。
“我不是在承認辯訴交易的完美無瑕,事實上這世上沒有完美的體系。”布魯克林坐在主持人對面侃侃而談
“事實上我在公開場合曾多次指出辯訴交易對司法體系的破壞。”
“我也從未認為辯訴交易是正確的。”
“那你為什麼會選擇支援辯訴交易繼續存在?”主持人恰到好處的丟擲問題。
“因為辯訴交易本身雖然有諸多問題,但它也可以在極端個例中發揮效用。”
“是否採取辯訴交易是法官的權力,事實上這已經為辯訴交易上了一把至關重要的鎖。我不會輕易動用這項權利,甚至大多數時候都不會透過辯訴交易。但我不能沒有這項權利。”布魯克林認真地說道
“辯訴交易能夠讓罪犯供出更多有價值的情報,面對有組織的犯罪時,辯訴交易往往能起到極佳的效用。”
“他不會讓執法人員白白犧牲,能讓更多人免於犯罪的侵害,保護更多人的利益。”
“但已經遭受侵害的受害者呢?”主持人問道
“他們受到了侵害,但罪犯卻沒受到應有的懲罰,這是不是不太公平?”
“就我個人而言,我會在辯訴交易中予以補償,最大限度地守住公平。”
“是否能夠在維繫辯訴交易,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情報的同時,確保受害人得到補償,罪犯無法逃脫應有的制裁,是考驗一名法官水平的重要標準。我有信心做好這一點。”
“自我就職以來,只簽署過13份辯訴交易授權,這是遠低於平均數的數量,每一份辯訴交易在簽署前,我都會反覆考量,確保最大限度獲取情報的同時,予以罪犯懲罰。”
“我們的司法體系從來無法做到絕對公平,考量各方因素,平衡各方的訴求,綜合做出裁決,在滿足各方的同時,不讓公平蒙塵,才是一名法官應有的素質。”………………布魯克林在節目上的觀點並不新穎,反對派與支援派在爭論中挖的比他更深,這番公開表態也並不單純。
但不管怎樣,布魯克林做了他該做的事情。結束電視節目,布魯克林再次恢復沉默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