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七八八的聲音,其實諸人心底都明白,怕是誰也沒有說實話。他們的話裡都打著折扣。可情況仍舊是一樣糟糕。
“糧草被劫,若我軍加強人手,能否將糧草送過來?”李星問。
“戎族行蹤飄忽不定,而在平野之上,也很難有隊伍能與戎族抗衡。”兗州王雷天音道:“這件事……估計會很難。”
這很明顯是一場針對聯軍糧草的行動。所謂計狠莫過絕糧,一旦截斷糧道,聯軍必定人心惶惶。苦熬幾日,再一鼓作氣打過來,聯軍定然會被擊潰。
這算不是很高明的計策,但在如此形勢下卻是很有效。
不過……李行哉暗暗想:戎族真的有這個耐性麼。
這附近怕是有更多的戎族,沒有五萬,也有三萬。
“戎族兵力不佔優勢,未必能截斷所有糧道。我們在等等,或許會有運糧隊趕到。”李星如此道。
大家對此本不報什麼信心,但李星的話的確給了大家希望。諸人一起等在大帳之中,從正午等到傍晚。的確有不少人趕到,帶來的都是糧草被劫的訊息。從早到晚,沒有一粒米送到聯軍大營。
這很顯然是一場苦心籌謀的行動,以狐部攻擊聯軍大營,能夠擊潰更好。若無法收效,便暫時限制住聯軍行動。在外切斷糧道,慢慢圍裹過來,將聯軍消滅在此地。
大家都算錯了,戎族已經將他們的注意力從長安城轉移到聯軍大營。畢竟長安城池堅固,強攻犧牲太大。相比之下,聯軍大營更容易對付些。
在晚上,南面出現戎族旗幟,兵力大概一萬有餘。
三更時分,北面出現戎族旗幟,兵力依舊是一萬。
天亮之前,東面出現一萬戎族。算上原先西面的戎族,包圍圈徹底成型,戎族總兵力達到四萬。
四萬對十萬,聯軍徹底失去優勢。
包圍圈成型後,戎族開始縮小包圍圈,在距離聯軍五里處紮下營帳。
這是第一日發生的事情,到第二日,戎族西面出現一面旗幟。
鮮豔如火,鮮紅如血……戎族王的火焰旗。
御駕親征。
誰也不曾想到,戎族王竟然會出現在此地。果然,他們暫緩攻打長安城,將主要精力放在聯軍的十萬人馬。
他們要的不再是擊潰,而是消滅。
各路諸侯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頭爛額,卻是毫無對策。戎族逐步逼近,像一柄砍頭的刀,距離大家腦袋越來越近。
到第三日,戎族大軍調動,西面狐部戎族向前推進,直逼聯軍大營。
從戎族陣中走出一人,手持一柄大錘,在陣前叫罵。
言稱自己是戎族王手下大將怒眉虎,要讓聯軍營中有頭有臉的大將出來受死。
有兗州雷天音手下大將出門應戰,不出三合,被砸落馬下,人頭砸了個稀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