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龍脈武者四個字,伴隨著傳說橫空出世。
造就這段傳說的,是他本人的強大,斬斷國運之劍,以一人之力覆滅了東楚八將與楚軍最後的希望。
三十多年後,龍脈武者再次出現之時,另一件讓人震動的大事,則與江湖有關,更與天下有關。
秦國最大的敵人不是鐵黎也不是萬藏部落更不是南蠻秘境的諸多小國。而是楚軍。
就在不久前,龍脈武者的傳聞讓世人震動的時候,楚軍攻佔了連慶城的訊息,則讓整個大陸的局勢瞬間變得複雜起來。
秦州城與連慶城相鄰,同是帝國的腹腰位置,而連慶多山多霧易守難攻,但偏偏,這個地方卻是四通八達。西鄰秦州城,往東則從水路到達東海城,往南則是南沙成,往北可通葉揚城或者福津城。
這麼一個地方,極難攻陷,但一旦攻陷,則會對許多城市產生威脅。
帝國從來沒有想到,不在邊境的連慶城會忽然陷落。
當然,陷落這個詞本就是一家之言。在秦國的眼中這叫陷落。在楚國的眼中,這叫收復。
時隔三十年,覆滅的楚國終於從陰影之中走了出來。在龍脈武者驚現江湖的時候,楚軍再次發起了戰鬥。
而引領楚軍的人,也極有傳說的意味。
當年暗海淺灘裡,楚軍唯有大將風倦離逃走,從而活了下來。可在楚皇等人全部戰死於龍脈武者劍下前,有一個嬰兒,被渡舟人抱走。
那是傳說裡的事情,那個渡舟人橫渡暗海便是為了這一個嬰兒。這麼多年過去,當年的嬰兒早已長大。他有著俊秀的外貌,有著風家的血脈天賦,也有著強大的實力。
他初入中原的時候,便開始一路不斷的挑戰中原武林的強者,幾乎只在凝眸間便擊敗了中原絕大多數的高手。
年輕強大且揹負盛名與宿命,楚國的皇子風絳。
霧鳩島之前乃是楚軍的據點,如今則變成了連慶,與其說是據點,倒不如說這裡便是將來楚國的都城。
而在花刃衣,也就是風絳的振臂一呼之下,在楚軍終於決定與帝國正面抗衡的時候,楚軍的數量也在急速擴增。
短短時間內,東楚八將與花刃衣的忙碌之下,楚軍於連慶外的山帶紮營,營寨綿延十數里,共計大軍,十七萬餘人,相較於霧鳩島時,軍力擴散了數倍之多。
這樣的變化自然不是偶然。
帝國對付鐵黎人和狼族人,是在對付外敵,這個時候江湖人甚至可以放下與帝國的恩怨,前去相助。
這是秦人的驕傲與血性,也是楚人的驕傲與血性。但如今的情況卻是大不相同。能夠直接在連慶這個腹腰的位置舉兵,這本就說明了問題,三十年的時間很漫長,但相較於一國的壽命來說又很短暫。
七百餘年的歷史,終究無法在短短的三十年裡磨滅乾淨。
面對一個已經無法更改的事實,人們會遺憾很久,會不甘很久,最終帶著平靜與順從接受一切。
可當所謂的絕對發生了鬆動,當人們在黑暗之中再次看到光的時候,哪怕已經接受了這一切的人,內心裡的一絲埋沒已久的渴望也會瞬間成為一顆火星。然後一切都死灰復燃。
如果再過些年,或許楚國就真的不再有人記得。
風倦離努力了一輩子,若遲遲不肯舉兵,也終究無法敵過歲月對記憶的淡化。
可如今不一樣。
花刃衣舉兵了,他接過了楚國領袖的位置,以最強橫的姿態,向帝國宣戰了。
如今該是稱呼他為風絳。
在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後,在與風展交換了彼此所知道的一切後,在覺醒了風神血脈之後,花刃衣,這位橫渡暗海的暗海劍客也就不再存在了,他如今便是楚國未來的皇帝,風絳。
這件事情的到來,使得帝國高層極為緊張。
神兵絕將營,帝星部的高手全部出動,有史以來第一次,皇城的部隊被調遣出去,即便是去年的北域戰爭,霜川面臨那般殘酷的戰鬥,龍將項武險些死去,帝國最終也沒有派遣這些部隊。但在楚國佔據了連慶城之後,帝國的反應也非常大,竟是派遣了所能調動的所有部隊去葉揚城,福津城,東海城,秦州城佈防。
三名帝星將也都全部派遣出去。這樣的反應很激烈,但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