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的,這一劍乃是我雲慈谷劍法,雲山無念劍的最強一劍,雲天無際,你可得小心,這一劍可不弱於天玄九劍和霸劍術。”李念雲說道。
宸回很少施展精妙的劍招,他的劍法很簡單,直刺,取筆直之道,以千鈞之力,雷霆之勢。這是所有劍客都會的一招,但在風沙劍意,君臨,以及宸回本身強大的境界下,這一劍便很是不尋常。
李念雲的雲天無際曾經在武林大會上施展過,但當時他與李四象二人完全未運用一絲內力,並沒有辦法將雲天無際的浩瀚空遠之意展現出來,此時便不同了,湯泉之上水面不斷波動,天地間的劍意也顯得狂暴不安。
二人並不博生死,但李念雲這一劍,卻已經有了毀滅的意味。
倘若安紅豆在這裡,必然會出手製止二人的對決,因為這已經超出了所謂點到即止的範疇。但此間的觀眾只有公輸琉璃一個人,小姑娘完全不覺得有任何不妥,甚至還有些興奮。她雖然未入武道,但是這種強大的威壓便是一個普通人,也能很明顯的察覺。
”掌櫃,我可先說好,這一劍你要是被刺中了,縱然是在我雲慈谷,有滿山的大夫,你恐怕也得躺上個大半日。”李念雲難得的神情變得很嚴肅。
宸回亦如是,他沒有說話,只是目光如劍,整個人的意志前所未有的集中。
前面與李念雲的小打小鬧不過都是娛樂,他既然答應了與李念雲一戰,就會認真的對待。
宸回動了,李念雲也在同一時間動了,二人的距離本就不長,而此時,更是瞬間交鋒在一起。
飛景與君臨觸碰的一瞬間,宸回感覺到浩瀚如雲海般的劍氣在鋪天蓋地的席捲自己。而李念雲的身影則變得飄渺起來。
漫天殘影之中彷彿到處都是李念雲。
雲山無念,亦可作雲山萬念。如果說風沙劍意可以在領域內任何一個位置出現,出其不意的攻擊對手,那麼此刻的李念雲,則身化萬千劍意一般,每一劍都被分成了無數劍,看似威力不足,但勝在綿密。
這是為了應對宸回的另一項絕學。
宸回頓悟風無的時候,李念雲便是見證者之一,而且還是宸回主動提出要接李念雲一劍。結果那一劍讓李念雲感覺到了極其詭異的事情,彷彿在某一個瞬間裡,宸回消失了。
世間傳聞當年佛祖創下的武功裡有一門名為因果舍業的功夫,能將自身與天地同化,看似追隨因果,實際上也跳脫了因果,故而身不受萬法。
但自古以來,因果意便是佛宗高手也沒有人能真正明悟。宸回亦不算明悟,只是悟得了些許的皮毛。
可即便如此,在施展因果之力的瞬間裡,宸回才是真正的不可攻破。除非對手同樣能擁有因果之力。
只是這招雲天無際與其說是一道劍招,倒不如說是一輪劍招,一輪綿密而又迅疾的劍招。宸回能躲過其中一劍,但餘下的成百上千劍卻無法避開。
高手對決的過程極為短暫,尤其是這種一分勝負的對決裡勝負總是來得比人們想象中還要快。宸回不得不承認,李念雲這一劍很強大,他甚至無法捕捉到李念雲的位置。而且他的確想過施展風無來避開李念雲的鋒芒,再以迅疾之勢使出自己最強的一劍。
可眼下,在李念雲的攻勢結束前,他的任何防禦都會有死角,而進攻,更是不會有絕對的把握擊中。
這一劍的確難纏。
只是,招式對於宸回來說,卻又與他人有不同。李念雲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訝。因為他千算萬算,依舊算漏了宸回的手段。
在面對無數道劍意綿密而來的時候,宸回卻是準確的刺了一劍,往這團以劍意為雲的雲層深處。而宸回的眼中,閃爍著一道金色的光芒。
靈犀意。
天下間所有的招式在靈犀意之下,都能被短暫的看透。自然的,也包括了李念雲的這一招雲天無際。
於是這一瞬間裡,漫天的雲海彷彿化作了泡沫,在宸回的眼中,只有李念雲一人一劍。李念雲也知道自己在對手處於靈犀狀態下時,再施展更為華麗的招式也沒有意義。
空氣再一次狂暴起來,最終李念雲發現,原來一旦被看破之後,所有的劍招其實都不如掌櫃這一招直刺來得乾淨利落,來得爽快。
江湖中有一招快到極致的劍法,據說昔年曾經掌握在藏劍山莊之中,名為音削,那一劍其實很簡單,劍招便是三歲的小孩子也能做到,但因為劍招過於簡單,反而大乘的界限便更加深遠。若不是從出生之時便不斷地揮劍,斷然無法做到音削二字。
可也由此證明,這世間哪怕破綻百出的招式,只要足夠快,足夠強,同樣可以堪稱絕品。
李念雲知道要擊敗靈犀意,只有一個法子。
那便是施展出即便對方看破也無法改變的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