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武器檢測所的會議室裡不斷地傳來人們的討論聲,偶爾還有一陣爭吵聲傳來,武器的選型讓這些來自於各個部門的人爭論不休。
作戰部隊的各個測試組對於aek與ak23到底哪一種槍械裝備部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aek平衡後座的優秀效能讓這些用過c國生產的那些槍械的軍官十分的眼饞,對於傳統結構的武器產生了莫名的排斥。
其實從根本效能上來說,aek與ak23樣槍的差距並不大,但是兩者的生產成本就不是一個概念了。
aek971自動步槍想要生產,就需要另外開闢一條流水線,而傳承於毛子ak12系列自動步槍的ak23卻可以利用現有的生產機床,只需要改動一下56衝的生產線就可以大批次下線。兩者成本差距高達五倍到六倍這麼多。
最後在激烈的辯論後,成本這個巨大的問題還是讓軍隊的代表們放棄了aek,其實ak23的效能根本差不到那裡去,兩者效能十分相近,最後沒有辦法,軍隊只能接收ak23作為下一代自動步槍列裝部隊的現實。
在末世這種戰亂四起的世道,戰士有一把好槍,對於他們來講,就是一種最大的幸福,這也是這群軍人為什麼如此瘋狂的追求武器效能的原因所在。
步槍定型了就好說了,加裝了伸縮可調槍托和戰術導軌的pkm眾望所歸的成為了部隊通用機槍的獲選者。
班用精確射手步槍的入選者是透過改進八一式步槍槍機,使其可以發射7.62*54r步槍彈,同時將武器護木與槍管與導氣管元件懸空放置,相當於變相的懸浮槍管,以增強精確度。
“八一改”一定程度上彌補了85式狙擊槍便攜性和戰術拓展效能的不足,伸縮槍托與戰術附件也讓這支狙擊槍變得更加現代化和科技化。
對於特種部隊的裝備,眾人一致透過了由vss改進而來的vsk94成為特種部隊的裝備的決定,同時將簡化後的m79榴彈發射器成為部隊火力補充的主要武器。
來自於毛子的武器專家將這些武器也做出了很多適合c國國情的改裝,ak23發射7.62*39mm子彈,vsk94發射5.8*47mm步槍彈,同時可以使用九五式步槍的彈匣,並且研發出了消聲效果極佳的5.8*47mm圓頭低速彈。
這些武器在設計定型時就大量的採用了現有武器生產線的模具,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被大量的生產出來,戰術附件這種低技術高效能的也被快速的生產了出來。
在新紀元3年01月的月底,這些改進後的武器就被成千上萬的裝備到了部隊之中,這些輕武器在末世這種工業產能一半以上都服務軍工的極端情況下,生產90多萬把的速度其實是非常快的,畢竟現在復國軍連坦克都不生產了,兩個月產這麼多槍也是有能力的。
這些武器列裝部隊後收到了部隊作戰士兵的一致好評,在戰術附件的搭配下,槍法一般計程車兵的100米胸靶射擊精確度高達了80%,讓他們做到這些的其實也就是一個簡單的kobar紅點瞄準具。
在根納季去部隊聽取武器使用反饋的時候,用過這批新槍的老戰士們一個個都讚不絕口。
其中一名已經征戰了兩年的老兵對於武器的評價很是全面,他就像一個得到了夢想玩具的孩子,拿著手裡的槍十分的激動,連放都不捨得放下,面對武器研發人員的詢問,顯得非常的激動。
“這支槍真的是我夢想的武器!
第一、槍的空倉掛機讓我很是喜歡,有時候在打的激烈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子彈還有多少,有了空倉掛機,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最大的改進,而且槍機快速解脫按鈕非常順手,方便了火力持續。
第二讓我覺得喜歡的地方就是槍的伸縮槍托!非常的舒服,射擊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去調整托腮板高度!非常棒!這是95和八一沒有的優點!
第三!這個槍的瞄準系統非常不錯,首先是與槍配套的紅點瞄準鏡,可以在突發戰鬥情況下將子彈準確的打中目標,而且機械瞄準具延長了瞄準線,機瞄精確度也很高!
第四!槍械的模組化簡直就是完美的射擊!換上兩腳架和彈鼓,這就是班用機槍!換成握把就是突擊步槍!如果以後能加上一些帶有放大能力的光學瞄準鏡就更棒了!而且重槍管射擊精度很不錯。”
武器的製造與設計上,c國落後北方的毛子差了很遠,別小看士兵手裡的武器,哪怕士兵手裡武器有了一代的差距,對於落後自己武器一代的敵人來講就是一場碾壓。
就像帝國軍在伊拉卡地區的一支8人部隊在戰術全息瞄準鏡的加持下,硬生生的將100多極端分子壓著打,最後幹掉了對方40多人,而自己屁事沒有,這就是差距。
而現在也一樣,武器的升級,讓復國軍的90萬軍隊的戰鬥力不亞於270萬人的戰鬥力,這就是武器的變換產生的戰鬥力上面的飛躍!
輻射寒冬已經過了將近三個月,糧食減產雖然遏制了,但是很多人對於輻射和病毒導致良性變異的食物還是十分的害怕,對於食用這些食物還是心存芥蒂。
人的思想是很奇怪的,救世軍,中央軍,還有聯合政府,他們對於輻射變異的食物態度十分的堅決,打死也不會種植,也不會吃。
可是當他們見到復國軍運來的口味與量俱佳的各種變異食物加工品後,就不管那些是不是變異作物加工而來的了,哪怕他們吃的壓縮餅乾裡吃出了蟑螂腿也不介意,直接拽出來繼續吃。
當然,復國軍種植變異植物的能力也不是開玩笑的,相關研究其實很早就開始了,復國軍的變異糧食作物都是經過專業培養和誘導變異而來的。
想當初在第一次饑荒到來的時候,復國軍將那些被其他聚集地拋棄的科學家全部都招攬了過來,現在復國軍重視科技傳承的紅利就顯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