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第五百九十八章 花魁院士

第五百九十八章 花魁院士 (第4/4頁)

黎元洪又琢磨著說:“就是‘東廠衚衕’的名號不好聽,這些年在朱市長牽頭下,整治全京城三千多條衚衕名字,那些重名的或者亂七八糟的都要改,不知道東廠衚衕會不會改。”

這件事民國初年一直在推進,主要就是把衚衕名從“粗俗”改得文雅一些。比如“臭水坑”變成了“翠花灣”;“狗尾巴”變成了“高義伯”;“豬尾巴”變成了“知義伯”;“鍋腔”變成了“國強”;“豆腐”變成了“多福”;“驢市”變成了“禮士”等等。

比較有意思的是段祺瑞後來當權,住進了雞爪衚衕,他嫌名字不好聽,改成了吉兆衚衕。

但似乎並沒有帶來多少吉兆,而且沒多久段祺瑞政府就製造了三一八慘案。

魯迅曾經在一篇文中諷刺:“一旦發跡,家譜也修了,雅號也有了,那麼當然不甘心居址言不雅訓。”

李諭說:“東廠沒什麼不好聽的,就當一種警醒。”

黎元洪點點頭:“疏才說得有道理,東廠雖然行為可惡,但監察這項制度不能少。”

兩天後,黎元洪新家完全安排妥當,邀請李諭去做客。

一同來的還有北京市市長朱啟鈐。

嚴格點說其實北洋政府時期,北京市市長應該叫做京都市政公所主任。

北京城由於地位特殊,民國之前一直有三個管理機構:

城牆以內的京師地區;

大興、宛平兩個京縣;

還有兩個京縣之上的順天府。

最主要的自然是城牆以內的京師地區,清代時期南城、北城分開治理,又各自分成五個區,分別有五個巡城御史管轄,另外還有步軍統領衙門(九門提督)。

反正挺亂的。

民國後乾脆直接就改成了京都市政公所+京師警察廳進行管理。

大家互相認識,落座後,黎元洪說:“昨天與朱總長聊天,提到兩年前就要開展的電車業務。當時已與法國的實業銀行簽訂借款合同,要在京城修建有軌電車,但沒想到歐洲人自己打了起來,此事只能擱置。”

歷史上北京有軌電車從1913年一直拖到1921年才立項成立電車公司,三年後開通了第一條線路。

朱啟鈐說:“上海、天津都有電車,京城卻沒有,著實不合時宜。去年上海實業家虞洽卿曾想組建北京華商電車公司,沒有成功。我研究後,認為個人實力根本不足以承擔如此重大的工程,所以想以政府出面,出一半錢,然後民間籌集一半錢的方式推行。”

李諭說:“朱市長的方案很可行。”

朱啟鈐繼續說:“啟動資金需要400萬元,民間籌資200萬。如今整個北方只有鹽業銀行一傢俬營銀行,需要藉助鹽業銀行發行股票。”

李諭說:“電車是塊超級肥肉,資金募集應該不困難,趁此機會成立完全脫離洋人運營的電車公司是個好時機,我贊成。”

朱啟鈐又強調說:“另外,股票發行時,一定提前告知於我。”

“好……吧。”

李諭有些不情願。

這屬於典型的頂級內幕訊息,一定會有大商人、企業家、官員提前準備資金搶購,普通的商戶或者居民基本沒機會。

當年,這些股票按照規定要在半個月內公開售賣。但售賣當天就突然暫停,因為已經被那些有錢有勢之人透過各種渠道提前買完。

經過幾次交易,又大部分落在了鹽業銀行與金城銀行手中,兩家銀行成了電車公司大股東。

京師總商會對此非常氣憤,因為按照公司規定,電車公司在決策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北京市民的意見,並且北京市民應當持有一半股份,但實際幾乎為零。

他們抗爭了幾次,沒有什麼效果。

李諭很難改變貪腐問題,只能聽之任之,把電車公司先早點開起來再說。

最新小說: 廢土崛起 北伐快成功,十八道聖旨召我回京 曹主播的修真日常 過去傳 末世之超級虐殺原形系統 名偵探柯南之我的忌諱 天降物語 龍珠重生 星術永恆 輪回終焉之光 穿成反派暴君的心尖寵 同村的喪彪成了滅世反派 被貶後,我三十萬大軍馬踏皇城! 古劍尋陵 妄想大世界 哈利波特之艾奇 死神之羅君 僵屍出山 無限之楚歌 驅魔少年之無雙